1.什么是万花敢向雪中出的梅花?

2.描写兰、竹、菊、梅、杏、桃、的古诗。急!!!!!!!!

3.信宜的建置沿革

香雪公园哪里有摘草莓,香雪公园摘青梅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宋王安石《梅 》

译文: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其一》

译文: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3、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译文:在东篱之下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5、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唐李白《古风·孤兰生幽园》

译文:孤独的兰生长在幽深的园子里,各种杂草一起把它掩没。

什么是万花敢向雪中出的梅花?

梅兰竹菊的诗词:

★梅

一树寒梅白玉条, 回临村路傍溪桥(张渭《早梅》)

▲兰

蕙兰有恨枝无绿, 桃李无言花自红(欧阳修《舞春风》)

◆竹

嫣然一笑竹蓠间, 桃李漫山总粗俗(苏轼《寓居定惠院》)

●菊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 爱情诗及其意象

例:《雨霖铃 寒蝉凄切》(柳永)《鹊桥仙 纤云弄巧》(秦观)《一剪梅 红藕香残》(李清照)《锦瑟》(李商隐)

特征(意象):青鸟、鸿雁、燕子、鸳鸯、桃花、红豆等。

表现要点:绵绵思念 款款深情 离情别恨

田园山水诗及其意象

特征(意象):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等 。

表现要点:宁静、闲适、恬淡、农家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等。

咏物诗及其常见意象

特征(意象):松、竹、梅、菊、蝉、蜂等。

表现要点:托物言志,以中心物象的本质特征,寄寓诗人的情怀。

送别诗及其意象

例:《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别董大》(高适)《赠汪伦》(李白)

特征(意象):文题(送、赠、别等),柳,酒,歌,船,长亭短亭,灞陵亭(灞桥),南浦等。

表现要点:离情别恨 深情厚谊 激励劝勉

边塞诗及其意象

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凉州词》(王之涣)《出塞》(王昌龄)等

特征(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 、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

行旅诗及其意象

特征(意象):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鸿雁、客、浮萍、飞蓬等。

表现要点:旅途艰辛 漂泊无依 浪迹天涯 归期遥遥 孤独彷徨 思乡思亲

古诗词中的燕子意象

燕子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寓情之丰富,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如:“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欧阳修《桑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宴殊《破阵子》)、“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如:“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宴殊·《破阵子》)等。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的《乌衣巷》)、“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宴殊《浣溪沙》)、“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张炎《高阳台》

4、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如:“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唐代郭绍兰《寄夫》)、“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冯延巳·《蝶恋花》)、“伤心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张可久·《塞鸿秋·春情》)、“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曹雪芹·《红楼梦》)等,其悲情之苦,思情之切,让人为之动容。

蝉:喻品行高洁。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骆宾王《在狱咏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李商隐《蝉》)、“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王沂孙《齐天乐》)等,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竹:喻刚正有节的节操、中通外直、虚怀若谷。

如郑板桥《竹石诗》:“咬定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明·夏昶《墨竹图轴》:“闻群初夏尽交欢,写赠琅环着意看。但愿虚心同晚节,年年此日报平安。”;清·丘逢甲《题画竹二首其一》:“拔地气不挠,参天节何劲。平生观物心,独对秋篁影。”;刘禹锡《庭竹》:“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杜甫《寄题江外草堂》:“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蒲松龄《竹里》:“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

梅:喻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

如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再如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松:喻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如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又如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再如“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左思《咏史》)、陈毅《咏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兰:如李白《古风》:“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明·陈汝言《兰》:“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喻人才被埋没,怀才不遇;又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陈子昂《感遇》)、“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张学良《咏兰诗》)。

流水: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又如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在古诗词中,诗人也常常以流水喻光阴易逝。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长歌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等。

芭蕉:芭蕉和梧桐意象的意蕴差不多,常常是离情别绪孤独忧愁的象征。

如李清照《添字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等。

杜鹃:常常用来渲染一种悲剧氛围。

如:“其间旦幕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文天祥《金陵驿二首》)等。

长亭:陆上的送别之所,水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诗从常常用它来喻离情别绪之绵长。

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柳永《雨霖铃》)、“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送别》)等。

杨柳:杨柳表惜别或思乡之情。

如:“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枝词竹》)、“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无名氏《送别》)、“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

芙蓉”又称“荷”。“莲”。“芙蓉”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极娉婷,级高洁的,容易让人想起“出水芙蓉”,“芙蓉佳子”般的绝代佳人。莲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王维的《山居秋暝》营造了一种美丽。和谐,恬静的意境。“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李白《古风十九首》“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猛敛《怨歌》中的那句“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

姚燧〈〈普天乐〉〉“芙蓉谢,冷雨清打读书舍,待离别怎忍离别?”

李白《古风十九首》“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诗人幻想自己漂游于西岳山的莲花峰上,碰见的玉女是“手把芙蓉,凌空而行”

无论是用咏荷之美好,还是叹荷之颓废,或是赞美莲之高洁,荷花作为一种典型的意象已不再是单纯的景物,而是一种感情的象征。

咏月诗在中国诗歌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月亮可以说是古代诗人最偏爱的一个意象。古代的“月”表现以下的几种象征:首先是象征团圆,以月圆比喻人的团圆,以月缺比喻人的离别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次是象征思念,包括思念家人,思念故乡,有代表性的是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第三是把月亮当成美好的象征。爱的象征,比如张若虚的〈〈春花秋夜〉〉:“春江潮水连海说,海上明月共潮升。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明月?”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按照 闻一多的解释,这里的“月”代表的是皎心的传递。第四是把月亮作为纯洁无暇没有任何污染象征进而引申为晶莹剔透的境界 自然的纯洁对心灵的纯洁,比如李白《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这里把月亮作为最美好,最纯洁的象征。

古人常来借月状景。抒写辽阔,比如杜甫白望毛平阔,月涌长江流,辽竖咏月佳问,充满了诗情画意,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古诗词中鸿雁意象

中国古代的诗歌,真可谓是汪洋恣肆,仪态万方。其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

阅读鉴赏诗歌时,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的诗歌意象为突破点,去领悟诗中意象的意蕴,进入诗歌的意境,深入品味诗中蕴涵的情感。在这方面,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有所积累。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作者心境的不同,同一个物象在不同诗词中表现出的意蕴往往不尽相同,因而体现出意象的丰富性,我们在阅读鉴赏古诗词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否则,就容易犯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的错误。下面,笔者仅就古诗词中鸿雁形象的意蕴加以阐述。

一、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或托鸿雁传书,抒思乡怀亲之情

“鸿雁传书”的典故语出《汉书·苏武传》,从这个著名的典故开始,鸿雁就成了书信的象征,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这一点在古诗词中的运用比较普遍了。

如杜甫《天末怀李白》中有:“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挚友遇赦,急盼音讯,故问“鸿雁几时到”,希望远道而来的鸿雁能够带来友人的消息,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真是情真意切。

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或托鸿雁传书,抒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之情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无由见颜色,还自托微波。”(李商隐《离思》);“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云中谁寄锦书来,实可行,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等。

二、以鸿雁为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之情的触发点

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乘着长风,奋力飞往南方越冬。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在古诗词中,文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如刘禹锡《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前两句,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引出耳听萧萧风声、目见随风而来的雁群,表达作者因遭长时期的贬谪而产生强烈的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后两句“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把秋空中的“雁群”移向庭院中的“庭树”,由远而近,步步换景,由此触发独在异乡的“孤客”思乡之情。

又如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梦中凫雁满塘,自得其乐的景象与诗人的境遇形成鲜明的对比,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以鸿雁为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之情的触发点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欧阳修《戏答元稹》);“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等,真是举不胜举。

三、以鸿雁喻人生际遇、人生精神境界

1、在古诗词中,文人常常以“孤鸿”、“哀鸿”的悲鸣来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惨。

如《诗经·小雅·鸿雁》中有:“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该诗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后人常常以“哀鸿”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在古诗词中,以“孤鸿”、“哀鸿”的悲鸣来人生遭遇的凄凉悲惨的诗词还有很多。如:“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阮籍《咏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送魏万之京》);“诗谶吾生信有之,预怜夜雨闭门时。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龚自珍《己亥杂诗》)等等。

2、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在古诗词中,诗人常常取鸿雁春秋迁徙,一生漂泊无定,没有依靠,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

如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写的,苏轼用比兴的手法,以缥缈的“孤鸿”喻“幽人”,孤鸿惊恐不安,心怀幽恨,拣尽寒枝,都不肯栖息,只得归宿于荒冷的沙洲,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心情与处境的写照。

在古诗词中,以鸿雁春秋迁徙,一生漂泊无定,没有依靠这一点来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的诗词还有很多。如:“人生处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以飞鸿踏雪、一去无踪,暗示人生偶然无定的感慨,形象优美生动,哲理高妙玄远,让人发悟,也使人惆怅;“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诗人这里是用“征蓬”、“ 归雁”自比,说自己孤单一人漂泊,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失落与忧郁。

3、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乘着长风,飞往南方越冬。在古诗词中,诗人常常取鸿雁翱翔于天际,自由自在,喻一种超然于物外,自由自在的人生精神境界。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赠秀才入军》)是嵇康的名句,诗人的视线追随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鸿雁,随归鸿远去的,不仅仅是目光,也是他那渴望精神自由的心灵。他已化身飞鸟,神游寥阔长空,达到一种超然玄远的境界——道家向往的逍遥游的境界。

又如“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何等的逍遥,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诗从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这里的“鸿雁”寄托着诗人的生活理想。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对古诗词中的意象进行多维解读,非常有必要,这有助于引领初学者更好地把握古诗词中的意象,领悟诗中意象的意蕴,进入诗歌的意境,深入品味诗中蕴涵的情感。

诗歌中的菊花意象

菊:隐逸 高洁 脱俗 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该文章转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oldq.cn/geren/wzck/200804/84605.html《菊花》)

描写兰、竹、菊、梅、杏、桃、的古诗。急!!!!!!!!

相传隋代赵师雄游浮罗山时,夜里梦见与一位装束朴素的女子一起饮酒,这位女子芳香袭人,又有一位绿衣童子,在一旁欢歌笑舞。天将发亮时,赵师雄醒来,却发现自己睡在一棵大梅花树下,树上有翠鸟在欢唱。原来梦中的女子就是梅花树,绿衣童子就是翠鸟,这时,月亮已经落下,天上的星星也已横斜,赵师雄独自一人惆怅不已,后用为梅花的典故。

梅花春落梅枝头。每逢春寒料峭,瑞雪纷飞的残冬,梅花盛开了。清香馥郁、芬芳扑鼻。梅园里红梅、白梅、绿梅、墨梅,竞相开放。红的似片片朝霞,白的粉妆玉琢,绿的清翠欲滴,黑的庄重脱俗,使人目不暇接。那洁白素净的玉蝶梅,萼如翡翠的绿萼梅,胭脂点珠的朱砂梅,红颜淡妆的宫粉梅,浓艳如墨的墨梅,萼红瓣白的红梅,木蕊发红的骨里红,铁骨虬枝的龙游梅,枝若垂柳的垂枝梅,枝干和花蕊都向下,宛若探身弄影的照水梅……千姿百态、争丽斗妍,灿烂芬芳。随风飘动,像五彩云霞装扮着大地;风送幽香,点缀着残冬,使人间生出盎然春意。“烟姿玉骨,淡淡东风色,勾引春光一半出。”随着梅香的飘拂,那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春天转瞬就要到了。

梅先天下春,这是梅最可贵之处。

梅花,不畏严寒,独步早春。它冒着凛冽的寒风,傲雪凌霜;它在冰中育蕾,雪中开花;它赶在东风之前,向人们传递着春的消息,被誉为“东风第一枝”。梅花的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意志,历来被人们当作崇高品格和高洁气质的像征。元代诗人杨维帧咏之:“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

梅花,是一种蔷薇科樱桃属植物,落叶乔木。别名又叫梅、春梅、干枝梅、獠。梅花分五瓣,花色有白、红、淡绿、淡红等。以白色和淡红色为主。花先于叶子开放,果实可分青梅(绿色)、白梅(青白色)、花梅(带红色)三种,除供鲜食外,还可制蜜饯和果酱。未熟的果经过加工就是乌梅。

梅原产我国,多分布在长江以南各地。我国植梅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诗经》里有:“漂有梅,其实七分”的记载。15年在河南安阳殷代墓葬中出土的铜鼎里,发现了一颗梅核,距今已有三千二百年了。春秋战国时期爱梅之风已很盛,人们已从梅果为主要目的而过渡到赏花。“梅始以花闻天下”,人们把梅花和梅子作为馈赠和祭祀的礼品,到了汉晋南北朝,艺梅咏梅之风日盛。《西京杂记》载:“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米梅、胭脂梅。”又:“汉上林苑有同心梅,紫蒂梅、丽友梅。”晋代陆凯,是东吴名将陆逊之侄,曾做过丞相,文辞优雅。陆凯有个文学挚友范晔(即《后汉书》作者)在长安。他在春回大地,早梅初开之际,自荆州摘下一枝梅花,托邮驿专赠范晔,并附短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春”而且可以寄赠,自陆凯始,以梅花传递友情,传为佳话。

到南北朝,有关梅花的诗文、轶事也多了。《金陵志》云:“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于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号梅花妆,宫人皆效之。”这可能是用梅花图案美容的开端。

本文开台的隋人赵师雄在罗浮山遇见梅花仙子,故事美丽动人。说明当时人们也爱梅成风。

杭州孤山的梅花在唐时已闻名于世。诗人白居易在离开杭州时,写了一首《忆杭州梅花,因叙旧寄萧协律》,诗云:“三年闷闷在余杭,曾与梅花醉几场;伍祖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唐代名臣宋环在东川官舍见梅花怒放于榛莽中,归而有感,遂作《梅花赋》,诗中有“独步早春,自全其天”,“谅不移本性,方可俪于君子之节”等赞语。此外,如杜甫、李白等诸多名家均有咏梅诗篇。曾一度为唐明皇李隆基大加宠幸的江来苹,性喜梅花。据《梅妃传》记:“所居栏槛、悉植数枝……梅开赋赏,至夜分尚顾恋花下不能去。上(唐明皇)以其所好,戏名日梅妃。”

北宋处士林逋(和靖),隐居杭州孤山,不娶无子,而植梅放鹤,称“梅妻鹤子”,被传为千古佳话。他的《山园小梅》诗中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梅花的传神写照,脍炙人口,被誉为千古绝唱。

南宋范成大是位赏梅、咏梅、艺梅、记梅的名家。他在苏州石湖辟范村,搜集梅花品种12个,并在1186年写成中国(也是全世界)第一部梅花专著:《梅谱》。1191年冬,词人、音乐家姜夔住在范成大石湖梅园中,正值梅花盛开。他自度新曲,填了两首咏梅词,名曰:《暗香》、《疏影》,音节谐婉,极受范的赞赏。

元代有个爱梅、咏梅、艺梅、画梅成癖的王冕,隐居于九里山,植梅千株,自题所居为“梅花屋”。又工画墨梅,花密枝繁,行笔刚健,有时用胭脂作没骨梅,别具风格。其《墨梅》诗名扬天下:‘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用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还写过一篇《梅花传》,把《三国演义》中的“望梅止渴”故事改写成了一篇趣味盎然的童话:大将军曹操行军迷路,军上渴甚,愿见梅氏。梅聚族谋日:“老瞒(编者注:曹操小名)垂涎汉鼎,人不韪(不韪即不同意)之。吾家世清白。慎勿与语。竞匿不出。”王冕借赞扬梅花蔑视权贵的精神来暗喻自己的人格。

南宋爱国诗人陆放翁咏梅的词《卜算子》里写道:“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咏梅表现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不论怎样受挫折也永远保持高风劲节的情操。反其意而用之,作了《卜算子·咏梅》,指出;“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另一首七律《冬云》中也赞扬了“梅花欢喜漫天雪”的不畏严寒、独步早春的精神。

除了众多的诗词吟咏梅花之外,我国绘画史上还流传着这样一段轶事:宋代著名画家宋伯仁,生平喜爱梅花。他为了画梅,种植了许多梅树。每当梅花开放,他从早到晚地在梅树下细致观察,并将梅花的低昂、俯仰、分合、卷舒,从萌芽到花开,从盛放到枯萎的各种形态,一一描绘下来,整理成一百幅图稿,定名《梅花谱》。后人为了赞誉他梅花画得“喜神”,称他的百梅图为《梅花喜神谱》。近代金石书画家吴昌硕,曾有诗说他“家传一本宋朝梅”。

梅花不仅在我国是珍贵花卉,在国外也很受人喜爱,但国外仍以东方栽培较多。日本的梅是我国传去的,朝鲜也有。日本还有“梅之会”的组织,并出版发行专门刊物《梅》。到19世纪传入欧洲,本世纪初传入美国,现在世界各国均有栽培,但不及东方国家之盛。

梅花相传到现在,已是花繁品茂。据1962年调查,已有230多个品种。主要分果梅和花梅两大系统。果梅可分青梅、白梅、花梅、乌梅等。花梅以观赏为目的,按其生长姿态分,有直脚梅类、杏梅类、照水梅类、龙游梅类;按花型花色分,有宫粉型、红梅型、玉蝶型、朱砂型、绿萼型和洒金型等。其中宫粉型梅最为普遍,品种最多。玉蝶型别有风韵,绿萼型香味最浓,尤以成都的“金钱绿萼”为好。

梅的故乡在鄂西、川东。据《本草纲目》引陶弘景的《名医别录》记载:“梅实生汉中山谷”,而“襄汉川蜀江湖淮岭皆有之”。《花镜》上说:“古梅多著名于吴下、吴兴、西湖、会稽、四明等处,每多百年老干。”《花镜》在梅的注解中说:四川大渡河上游的丹巴县内,海拔1900~2000米的山谷地带,雅砻江流域会理县的海拔1900米的山间,都有野梅生长。广西兴安县山区、江西与广东交界的大庾岭,古代都是盛产梅的地方。广东增城县的罗浮山,历来以产梅花著称于世,“罗浮”后来就成了梅花的别名。

我国是梅的故乡,赏梅胜地很多,江南一带尤盛。而天下梅花之盛,莫过于苏州邓尉山和杭州西湖了。

苏州邓尉山及其附近山坞,遍植梅树,以梅著称。相传邓尉山,因东汉太守邓尉隐居于此而得名。宋代淳祐年间,有高士查某在山坞大种梅树,后来山民就以种梅为业,越种越多,以致遍地是梅。据《光福志》载:“邓尉山里植梅为业者,十中有七。”清代诗人张诚有“望衡千余家,种梅如种谷”的诗。邓尉山附近的玄墓山、弹山、青芝山、铜井山等,也是千树万树的梅花连成一片。花盛开怒放时,满山盈谷,香气四溢,势若雪海,以至于清代巡抚宋荦即寓意在司徒庙西的山崖上,写下了“香雪海”三个斗大字,从此名著吴下。相传乾隆皇帝曾先后六次到邓尉山探梅赏景,并六赋《邓尉香雪海歌》的长诗。在万树梅花掩映的半山腰,有座“闻梅馆”,又称“闻梅轩”。不远处一巨大岩石上有一“梅花亭”,二者均为赏梅佳处。亭作五角形,铜鹤结顶,屋檐、石柱、石槛、瓦片均作五出梅花状。整座亭子借喻宋代隐士林和靖“梅妻鹤子”的典故。与周围梅花融成一体。亭旁,有乾隆皇帝于1751年来邓尉山赏梅时的手书碑刻一块。下得山来,山下倪巷村昔有清代潘遵祁的“香雪草堂”别墅。内有四梅阁,以宋代杨补之《四梅花巷》而得名。

梅开时节,满山皆白,像坠入云海,分不清哪是云哪是花,闪闪银波,在山间流光溢彩,奇丽无比。移目远眺,山上山下,银海荡漾,红绿相间,弥漫无际。真有“入山无处不春枝,远近高低路不知”的感觉。“邓尉梅花甲天下”,邓尉探梅,已成为吴地春游的主要胜地。

杭州的孤山、灵峰、西泠并称“西湖三大赏梅风景区”。孤山在杭州西湖的里湖与外湖之间,因四面碧波萦绕、孤峙湖中,故名“孤山”。又因多梅花,也称“梅屿”。这里在宋代建有西太乙宫,清代康熙、乾隆时曾建有行宫,辛亥革命后改建公园,即今天的中山公园。孤山北麓有放鹤亭,是赏梅胜地,有诗云:“人们蓬岛是孤山,高阁清虚类广寒。里外湖光明似镜,有梅花处好凭栏。”灵峰位于杭州西湖西北,晋开运年间,吴越王在此建鹫峰禅院,北宋治平二年赐名“灵峰”,寺后山颠有来鹤亭,与孤山放鹤亭遥相呼应,也是过去妙高台的旧址。宋苏东坡曾题诗壁上:“灵峰山下宝陀寺,白发东坡又来到;前世德云今我是,依稀犹记妙高台。”寺院附近有古梅近百株,较别处早开晚谢。故有“灵峰寻梅”之景。

要说赏梅还数杭州超山味儿最浓。超山自唐代以来,广植梅林,有“十里梅花香雪海”之称。更有古梅两株,一唐一宋,闻名江南。每当超山梅开,香雪成海,蔚为壮观,香风十里,醉人心田,素有“超山之梅天下奇”的美名。如今超山的“唐梅”和“宋梅”,仍苍劲古朴,姿态奇特。如大明堂内的唐梅,虽是千余年老树,但其冠仍如伞,老枝扶疏,蓓蕾满枝,似有无限青春活力。在梅林上空,云烟飘渺,远处钱塘江水苍茫,山水梅林相互辉映。无怪乎近代金石书画家吴昌硕先生与超山梅林结下不解之缘,并作画题诗:“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何时买棹冒雪去,便向花前倾一杯。”直至84岁高龄,他仍偕子吴东迈、门生王个移等人,手持木杖到超山赏梅。逝世后,其亲属遵其遗愿,在超山大明堂前香雪坞中筑陵安葬,以永居梅林。

此外,南京的梅园新村和梅花山,无锡的梅园。上海淀山湖畔的大观园、莘庄公园等,也都以梅花闻名。

梅树的寿命都很长,一般可活三五百年,甚至千年以上。世事沧桑,至今犹能保存下来的古梅,除了杭州超山的那两株“唐梅”和“宋梅”之外,最早的古梅当推湖北黄梅县的“江心古寺”遗址处的“晋梅”了。它饱经风霜,树干己成灰黑色,每年大寒开花,花开满树,整个开花期达冬春两季。还有浙江天台山“国清古寺”的一株“隋梅”,距今也有13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是佛教天台宗的创始人智凯大师亲手植的。这株隋梅虽数度枯萎,但如今经人们精心培育,已返老还童,枯木逢春。主干苍老挺拔,四周嫩枝丛生,几年前树上还结了数千个梅子。清人梁绍王在其所著《两般秋雨庵随笔》中也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其云:“真州城东十余里淮提庵,有古梅一株,大可蔽牛,五千并出,相传为宋时物。康熙中,树忽死,垂四十年复活,枝干益繁,花时光照一院。”清嘉道年间名士阮元题其名日:返魂梅。梅长寿不足奇,奇的是枯木能逢春。

所以梅有个特点是,愈老愈显得苍劲挺秀、生意盎然。历来有“老梅花、少牡丹”之说。

梅花的香韵一向为人们所倾倒,它浓而不艳、冷而不淡,那疏影横斜的风韵和清雅宜人的幽香,是其它花卉不能相比的。然而,更为可贵的,还是梅花的精神。梅的铮铮铁骨、浩然正气,做雪凌霜、独步早春的精神,被人们誉为中华民族之魂。“朔风吹倒人,古木硬如铁;一花天下春,江山万里雪。”人们把松、竹、梅称作“岁寒三友”,尊梅、兰、竹、菊为“四君子”,赞赏梅花的高洁、典雅、冷峭、坚贞,视为知友、君子,梅都是当之无愧的。

信宜的建置沿革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兰 李峤

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

英浮汉家酒,雪俪楚王琴。

广殿轻香发,高台远吹吟。

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

咏竹 唐彦谦

醉卧凉阴沁骨清,石床冰簟梦难成。

月明生虚籁,误听风声是雨声。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桃花庵歌 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

……

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据信宜登高山及大坪出土的石网坠、石纺轮、石船形砸考证,新石器时代晚期便有先民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秦以前信宜属百越之地,秦平定百越之后,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在百越设桂林、象、南海三郡,信宜地属桂林郡。 汉初信宜属南越国苍梧王属地,公元前111年(汉元鼎六年)至三国时期,信宜地属交趾(后改交州)州史部苍梧郡端溪县。

公元346年(晋永和七年),信宜地属广州晋康郡端溪县。公元502年始在端溪县的罗窦百洞地置梁德郡,辖梁德羁糜县及务德羁糜县(现高州长坡、东岸、大井、潭头等镇,隋改称良德县),信宜属梁德羁糜县,县治在太安村,第一任县令为罗窦诸洞的僚人洞主联盟陈?都老(如后来谈殿、扶三都做过洞主联盟),名义上隶属泷州,但不入籍、不纳赋税。598年(隋开皇十八年),梁德县改为怀德县。

621年(唐武德四年),唐朝建立州县制,析泷州怀德县置南扶州,及信义、怀德、谭峨、特亮、扶莱5县,陈龙树被唐朝任命为南扶州第一任刺史,武德七年,陈龙树的南扶州威逼僚人入籍,引起了罗窦僚人的不满,诱发了各溪垌首领抗争,溪垌联盟谈殿都老带领僚人把陈龙树赶回到泷州,占领了南扶州治,但还在泷州寄设南扶州治。贞观二年,尹州都督李光度与陈龙树联手平定僚人叛乱, 复置南扶州,自泷州还治。贞观五年,溪洞僚人又作乱,陈龙树败回泷州。冯盎入朝,唐太宗命冯盎平乱,冯盎智败僚人。

634年(唐贞观八年),南扶州改称窦州,管辖范围不变,隶属岭南道容县都督府。唐乾封二年(667年),扶莱县划归了禺州。

665年(唐永徽五年),冼夫人曾孙冯士翙任窦州剌史,俚人进入窦州,带来先进的农耕文化及冼夫人文化,推进了社会的发展,鉴江流域成为经济发达地区渐渐俚化,文化风俗与高州相似,在唐代以后,窦州可算作高凉文明的延伸部分。

2年(宋开宝五年),废怀德、潭峨、特亮三县,其地并入信义县,仍隶属窦州。6年(宋太平兴国元年),避宋太宗赵光义讳,信义县改信宜县。1071年(宋熙宁四年),废窦州,信宜归广南西路高州管辖。元朝属海北海南道高州路,明属广东承宣布政使司高州府。 宋、元其间,鉴江流域的俚人区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被广府系汉化,而东部、北部山区由于大批迁入瑶族而被瑶化。

1577年(明万历五年),罗旁战事后,将信宜之定康、信丰、感化、从善、镇南5个都(今白石、大成、钱排、合水、新宝,平塘、思贺、贵子、旺沙、朱砂、安莪、洪冠、茶山、怀乡等)池洞部分、高州之马贵、古丁、深镇及罗定之扶合、加益、棼滨、一带,划给新设的西宁县,陈璘手下大批参与罗旁战事客家兵入籍,明朝庭在上述地区设函口哨所及西宁县怀乡巡检司强制汉化当地瑶人。

1757年(清乾隆二十二年),经朝廷批准,定康、信丰、感化、从善四都重归信宜管辖。沿称旧图,镇南都仍留西宁县。清朝信宜隶属广东省高州府。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广东天地会首领陈金釭率领天地会义兵攻占信宜城,重建大洪国,自称南兴王,以学宫为王府(王宫)、县署为元帅府、冼太庙为招贤馆。

1912年(民国)之后, 信宜先后属高州军、高州绥靖处、高雷道、南路绥靖委员公署、“八属”善后督办公署、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

1927年(民国十六年)12月在中国***广东省委的领导下信宜人民举行了怀乡起义,成立信宜县(怀乡)苏维埃及工农革命军(后称红军),罗克明任县长,朱也赤任司令。以云开大山为根据地坚持了土地革命战争,陈铭枢派兵“围剿”,形势恶化,朱也赤在广州湾被捕后押至高州就义,罗克明前往香港向广东省委汇报情况,部队化整为零坚持斗争,转战于两国(中国、越南)两省(广东、广西)及南洋地区,抗战时期编为广东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一部,时期编为中国粤桂边纵队一部。

1949年10月22日,信宜县解放先后属广东省南路专区,高雷地区、湛江地区管辖。

1958年11月15日,信宜、茂名两县合并为高州县,县治高州城。

1961年4月1日,信宜县从高州县分出重设,治所住东镇,原信宜县的古丁公社(含古丁、马贵、深镇3个镇)划归高州县管辖。

1983年7月起,信宜隶属茂名市。

1995年9月11日,经院批准撤县建市(县级市) 。辖东镇、镇隆、水口、北界、高坡、金铜、径口、丁堡、池洞、朱砂、安莪、贵子、旺沙、洪冠、茶山、怀乡、白石、大成、钱排、合水、新宝,平塘、思贺等23个镇。

2004年,将径口并入金垌镇,高坡并入北界镇,安莪、旺沙并入朱砂镇。

2005年,东镇镇改为街道办事处。全市18个镇及1个街道办,下辖370个村委会及8个居委会。 信宜市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国道207线由北向南贯穿全境,省道过境352线达北线、圣贵线、罗水线、仙松线、荔池线等6条共计253公里。369、370省道东西贯穿市,并已全部改造成一、二级公路,北接肇庆,直达广州,南通茂名、湛江等港口城市。

市区到各镇均有国道或省道直通,信宜市的行政村通了水泥硬底化公路,形成了以国道为主轴,省、县道为骨架,乡村公路四放射,内联外接、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信宜市区建成了城北、城南、城东三大客运站,乡镇建成了贵子、镇隆、怀乡等客运站。 信宜市农业产品主要有:粮食、花生、蔬菜、水果、猪肉产量、水产品、三鸟饲养等,全市农业已初步形成了山地养鸡、水果种植、松脂生产等较具规模的支柱产业。种养业标准化生产已在东镇镇、水口镇、钱排镇、思贺镇、池洞镇等镇分别办起了示范基地;信宜市已有合箩茶、凼仔鱼、怀乡鸡、三华李等9个农产品获得了“广东省无公害食品”认证标志, “信香”牌优质米获得国家工商局的商标注册。

信宜素有“山地鸡王国”的美誉,山地养鸡是信宜市传统的农业支柱产业,利用山地放养“三黄鸡”,特别“怀乡鸡”已成为响誉国内外的信宜农业知名品牌,该市把山地养鸡摆到“农业稳市”的战略高度来实施。 信宜用现代手段和传统放养的方式饲养出来的信宜怀乡三黄鸡。在饲养过程中,任由鸡在山坡林地上自由食昆虫、草籽、树叶等,每天还适量补喂少量饲料,让鸡在空气清新、无污染的绿色大自然中沐浴成长。经过山地放养出来的信宜山地鸡,由于鸡的饲养时间长,运动锻炼多,使鸡不仅保留了信宜怀乡三黄鸡原有的特点,更增添了肉质香甜鲜美的特色。 编织是信宜传统工艺,具有悠久历史,由于本地的竹子、山藤、树木较丰富,群众多有编织手艺,使编织工场星罗棋布,遍及全县各乡镇农村,特别是怀乡镇有竹编之乡的美称 。信宜竹编工艺品主要有:花篮、银箩、花碟、面包篮、面包箩、书箱、圆箩、蛋兜等类共1000多个品种。远销日本、美国、英国、东南亚和港澳地区。

玉器加工有着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以信宜著名的南玉、玉为原料,加工成的1000多个花色品种的玉器工艺品驰名中外。主要品种有一帆风顺、慈云塔、玉珠佛塔、南玉景泰蓝杯,玉雕龙船、玉石仙桃盆景、月饼等。广东南玉工艺总公司生产的玉器工艺品远销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旅游纪念品奖”、“全国工艺美术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全国轻工出口产品银质奖”、“首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广东省优质产品奖”、中国南玉之都等多种奖励。

编织、玉雕是小手艺,但也是信宜市的大产业,现企业也进行了信息化,在淘宝网开了间玉店专门销售信宜的玉器工艺品、特产及农副产品。 吸收了高州的俚人文化特点,也接受了泷州僚人文化特点,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俚潦汉融合的文化, 信仰冼夫人、陈璘、三位太慰官、伯公社主等本土宗教的神 。受到窦州文明及杨筠松的影响,信宜人相信祖宗骨头及风水可以保佑后世,人死后实行二次葬,但现代殡改已摧毁了这种信仰。

冼夫人文化就是高凉特色的广府文化,包括:爱国爱民文化、融合俚汉文化、发展儒教文化、睦邻友好文化、开发海洋文化。

陈璘文化就是三罗特色的客家文化,包括: 一是“敢闯敢试”———青年陈璘以勇著称,二是“永不气馁”———中年陈璘三起三落,三是“爱国拼搏”———晚年陈璘抗倭援朝,四、融合瑶汉——使罗旁地区(明朝的罗定直隶州辖东安、西宁两县,包括现云城区,云安区,新兴县,郁南县、罗定市及信宜的东部、北部)进入封建文明。 信宜饮食习惯普遍以大米、番薯、东薯(土豆)、木薯、玉米等为主食,以猪、鸡、鸭、鱼、蔬菜及豆制品为菜肴。每逢民间传统节日,不论平时生活如何,均按习惯筹办酒食,以示喜庆。山里人很好客热情,朋友见面互相握手、点头、问好。凡嫁女、娶媳妇、做生辰、建新屋进宅、生孩子办满月或亲朋聚会等喜庆日子,均习惯请客。除本族客人外一般发请贴,以示尊敬。

小吃:粉皮(包括池洞镇“食惯嘴粉”和北界镇“柴枪粉”)、糯米籺(式样有煮汤籺、菜包籺、寿桃籺、水籺、糖板籺、槌挞籺、灰水粽、艾籺、糯米糍、发籺等)、“石蛤汤”(产于山坑水溪里一种青蛙)、黑榄、塘鱼、山楂、信宜柿子、三华李等。 春节是民间最大节日,各家各户张灯结彩,村村喜庆,大人给小孩派利事。正月十五左右,信宜市城区及周边镇都做年例,每家每户轮流请客吃饭,并开展舞龙、舞狮,放**、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活动。

信宜传统文化也颇具特色,木偶戏、舞春牛、飘色最受群众欢迎,在山区每年春节或开耕时节,人们就组织“舞春牛”一般由两个演员扮舞。牛用竹篾扎制,边舞边唱,乡土气息浓郁。

飘色艺术主要镇隆、水口、东镇等地,具有近300年的历史,每年春节至元宵前后或喜庆节日巡回表演。2005年镇隆明珠飘色团应邀参加中国第七届民间艺术节民俗民间艺术大巡游”活动。  信宜人喜好大碌竹(又叫烟筒),城镇农村几乎家家有备,如有抽烟客入门来访,首先以大碌竹招待, “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就像功夫茶成为潮州人的风俗习惯一样,抽水烟筒成了信宜的一个风俗特色。

如今水烟筒及信宜烟丝已作为旅游产品,甚至生产出南玉水烟筒,卖给游客,承存着信宜文化。 每年11月底至2月初东镇街道英地坡村白梅花盛开的时候,白梅花开得极为灿烂,只见山坡上、山坳间、山脚处、山道边、山溪旁,到处都是白茫茫的梅花。省道370线的长岗岭路段在英地坡村境内,很多人把英地坡梅花称作长岗岭梅花,其实长岗岭白石镇路段也是很好的花点。 此外赏梅花景点还有金垌镇上磨青梅园 、白石镇等地。

自驾游线路:信宜市区——旺同竹林绿道——合丫河村——英地坡村。(全程5公里) 每年1月底至3月初期间的信宜李花旅游文化节,30万亩李花怒放,引来无数赏花人。近年来,信宜市李花节期间,数以十万游客涌入白石镇、钱排镇、洪冠镇、茶山镇赏花,游客们可一边赏花,一边欣尝信宜美丽风景。

信宜李花美景被誉为“中国南方最纯美的风景”,一年一度的李花节(1月至3月 )已成为信宜的亮丽名片。李花节开幕前,主产区的公路车水马龙,乡间小道人来人往。“景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2016年年最佳的赏花期是在“立春”之前。当地一年一度的“李花节”将在此期间举办,为各方游客增欢助兴。

在茂名乍暖还冷的初春季节,信宜市白石镇、钱排镇、洪冠镇、荼山镇“香雪银妃”景区30万亩李树纷纷绽放,花缀满枝,漫山遍野雪茫茫一片,吸引了省内外众多游客前往观赏。景区内,游客仿佛置身北国之春,既感受到银装素裹的北国风光,又领略到蜂飞蝶舞花海浩淼的南国景致,着实令人陶醉, 其实花期来得最早的是白石镇垌新村的金欢南华李的李花、平塘镇麻场村及茶山镇的早熟三华李的李花。

钱排至贵子的赏花线路:1、钱排圩——北内村——扶曹村——勃垌圩——荼山圩——滩垌村——函关村——贵子镇。

2、钱排圩——北内村——中燕村——洪冠圩——大蓝圩——怀乡圩——滩垌村——函关村——贵子镇。

3、钱排圩——北内村——云开村——罗罅村——麻场村——罗定分界圩——中伙村——秋风根村——平民村——函关村——贵子镇。

4、钱排圩——白石圩——永隆村——里五村(高速出入口)——朱砂圩——旺沙圩——贵子镇。

5、钱排圩——合水黄沙村——沙子圩——林垌圩——罗定水摆圩——罗定分界圩——中伙村——秋风根村——平民村——函关村——贵子镇。

6、钱排圩——北永圩——平塘圩——罗定水摆圩——罗定分界圩——中伙村——秋风根村——平民村——函关村——贵子镇。 2月底至4月初开花的有:荼子花在池洞贺洞龙耕、丁堡森林公园、信宜第五中学的山上等地,桃花在玉都公园,最出名是白石镇 的千亩密桃基地 。此外还有荔枝花、龙眼花、油菜花等。

自驾线路:一、信宜市区——食惯嘴饮食一条街——池洞——太安村(古梁德僚人遗址、仙人石)——龙耕。(全程15公里)

二、包茂高速朱砂出口——埠头村——龙埠村——龙耕。(全程3公里) 益智花期一般为3月底~4月底,果期5~6月。花型漂亮,粉白而具红色脉纹,皱波状花瓣,并有特异香气,彰显它如仙子般的圣洁娇滴。淳朴的村风,神奇的大自然“南药气场”,以及药花的芳香,是调理、放松、滋养疲惫身体,养生益智益寿的好去处,也是作家、画家、音乐家、摄影家的“创作基地”和驴友游客的“游”。悠悠药花香。等您,到洪冠镇“南药森林氧吧”深呼吸!

自驾线路:一、信宜市区——食惯嘴饮食一条街——池垌镇——怀乡镇——洪冠镇洪胜村(全程约34公里)

或信宜市包茂高速北出口——池垌镇——怀乡镇——洪冠镇洪胜村(约28公里,外地的游客可以从这里下高速,交通非常便利)。

二、信宜市区——食惯嘴饮食一条街——池洞圩原始组布——太安村古梁德遗址仙人石——铜鼓村僚人遗址、冼太庙——扶参村古建筑群、罗克明故里——含沙村的陶窑、云罗鲜枇杷——平梅村太保庙、西宁县怀乡巡检司遗址——怀乡圩陈璘兵营遗址大营地、怀乡起义指挥部遗址——大蓝圩文昌古庙、车头农庄、何家祠——洪胜村南药基地、庙、飞瀑倒照等景点。 信宜新八景之一虎跳杜红在怀乡镇大谢牛下村的黄华江两岸,虎跳峡两岸石山中遍长杜鹃。春季江水绿如玉、杜鹃花似火。著名诗句:“一江春水绿、两岸杜鹃红”就是虎跳峡的美景形容。诗人墨客喜欢到此凭吊、览胜、吟咏 。每年的3底至5月初是赏杜鹃花的好季节,杜鹃花出名的景点还有贵子镇秋风根的十二灶肚 、鸭兜山,钱排镇的白马坪、池洞镇食惯嘴等地。

自驾线路:一、信宜市区——食惯嘴饮食一条街——池洞——怀乡圩——大谢村。(全程30公里)

二、包茂高速朱砂出口——朱砂圩——旺砂圩——盘龙村坐游艇到大谢村。(全程15公里) 信宜姑娘花花期是四月底至六月初,全境满山都是(最出名是大岗岭)粉红色,像一个个小姑娘穿着粉红色的裙子在绿叶中跳舞,让人感觉特别浪漫,到了农月七月十四前后,满山岗的姑娘子挂梢头,吸引一大堆孩子隔几天就成群结队,顶着大太阳,拿着袋子去摘姑娘子,因为是野生的,摘姑娘子免费。

我们信宜有一个传说,鬼节以后,姑娘子表面有很多像指甲痕刮过一样的痕迹,或有很多小洞洞,有些就纷纷掉落地上,老人说那是鬼吃过的痕迹,特别强调尤其鬼节那天不能上山摘姑娘子,并以许多不听话的小孩上山被鬼捉了的故事来恐吓小孩,这是传说,我们不要相信。

自驾线路:一、信宜市区——礼圩村——白坡村——大岗岭。(全程5公里)

二、信宜市区——旺同竹道——合丫河村——高城水库——佑英村——大岗岭。(全程1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