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我想知道名人鲁迅的故事?

2.鲁迅故居知多少?

3.鲁迅资料

4.鲁迅的时代背景

5.鲁迅的著作有哪些

上海公园百科_上海公园史略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早年与厉绥之和钱均夫同赴日本公费留学,于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最为广泛的笔名。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鲁迅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人物趣事: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贡献最大的作家,鲁迅逝世后被虚构了许多逸闻轶事,由于真难辨,往往流传甚广无人知其真。这些讹传闻中较为出名的有《鲁迅理发的故事》,据考证实为嫁接清代独逸窝退士编的《笑笑录》一书中的剃头故事。

另外《鲁迅丢棉裤》《密友告密帮助鲁迅避难》等皆已考证为。另一则鲁迅反对某书局“不支付标点和空格稿费”的轶事真仍未有定论。关于真考证的问题,详细资料可参看鲁迅研究专家所著论文。

鲁迅在广州时,一个青年受他的感化,随他到了上海。到上海后,鲁迅热情的留他在自己景云里的寓所住,后来那人又让鲁迅给他在上海找个工作。

鲁迅很为难的情况下找到郁达夫说实在没办法,须请一家书店报馆名义上请他做事,而每月的薪水三四十元由鲁迅自己拿出,由达夫转交给书店报馆作为月薪发给他,鲁迅对青年的提携帮助程度可见一斑。

请问我想知道名人鲁迅的故事?

褚身体魁梧,容颜庄严,性格耿直,双目炯炯有神,褚师一生以教拳为业,生活起居平淡简朴。在南京授拳期间,老师住国货路一号,后迁科替新楼居住,家中布置雅致,有名人送的对联若干,老师喜爱字画,数年来都习大楷书,当年老师不饮酒不吸烟,室内床头常挂一把龙泉名剑,甚为锋利,可折于腰间,老师曾将此剑带回上海,惜于“”抄走。

褚师13岁拜当时形意高手、六霸天之一的姜玉和先生为师,因当时姜忙于护镖,无暇授徒,但见褚师天资聪颖,功底不浅,爱才的姜将褚师引荐托给师爷——形意宗师单刀李存义老先生亲授。李老深爱褚师练武的钻劲和傻劲,尽力传授。当时八卦掌名镖师陈德路先生,也同时喜爱上了英俊老实的褚桂亭、陈、姜二师为同门好友,平时生活不分。两师同授一徒,成为当地一段佳话。陈德路也有走镖任务,于是又托其师梁振甫先生代传八卦掌。十八岁的褚桂亭,此时已经长得高大而矫健。他不仅力大,而且武艺日精,又蒙李、梁二位名家亲授,真如蛟龙得水。他早练形意,晚练八卦,白天和师叔郝恩光、黄柏年,师兄赵克礼、李玉琳、钱国荣等在一起研究苦练,仿佛身上有一股无穷无尽的力量。

20岁的褚桂亭,又向镖师于炳忠先生学会醉八仙拳。李存义先生常对人言,夫形意、八卦之妙者,莫过此子。聪明过人的褚桂亭,深知李存义对他的钟爱,征得姜、陈二位老师的同意,在这年的中秋佳节,褚桂亭顶贴向李存义叩拜,成为李存义的一位关门弟子。褚师跟随李存义先生有十年之久,终使褚师得到形意真髓。因此日本有关武术专家认为褚师是李存义先生之弟子,日本昭和五十年十一月出版《图说中国武术史》,及日本松田隆智 1983年著《中国武术史略》一书中,都有详细纪载。

1914年,褚挂亭闻知郝恩光先生将东渡日本,传授形意拳时,他便经武汉返回家乡,先探望了老母,后陪同当地二十多位师兄,去天津为郝先生送行。他为了苦练基本功,送行人中除他之外,大家都乘船去天津,唯独他步行着,顺着大清河岸,边行边打形意拳中的崩、钻二拳,走到天津打到天津,浑身不知疲倦。到晚上十点多钟,他还向临行的郝恩光先生学了心仪已久的三合对刀,他回忆说当时只有一柱香的时间,且用的是锋利开口的柳叶刀。由此可见,褚师对武术的痴迷程度。

面对孙传芳这种仗势压人的不礼貌态度,褚桂亭以不卑不亢而又玩世不恭的态度出场了。满屋旁观之人,见褚桂亭动作踉踉跄跄,体态无神飘忽不定,头重脚轻,醉态毕露,都诧异起来,纷纷窃窃私语:“莫非姓褚的今天喝醉了?”当他们看见孙传芳目不转晴地凝视着时,便又不敢多言。再看褚桂亭摇摇晃晃,眼看就要栽倒,可他却拧身一转,拔地而起,孙传芳脱口喊出一个“好”字,众人都呆了。紧接着只见褚挂亭更加东倒西歪,跌跌撞撞。岂不知他是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在醉态里,显现出攻防兼备,在快幔中,表达出形动完整,刚柔相济软硬结合,原来这孙传芳是个懂得武术的人,等到褚桂亭把招式一收,立即连连鼓掌道贺:“真有功夫!真有功夫!” 在孙传芳摆下的酒筵上,但见杯盘满桌,众人谈笑风生。褚桂亭一时兴起,使出绝技,双手指插入八仙桌台面边缘,轻轻地将其端起,桌上莱肴杯蝶纹丝不动。惊得孙传芳连连叹服这:“今天我孙某人算开了眼界,会见了中国的武术高人,有幸有幸!”。

褚师的手指功夫,此后也曾表演数次:一次是在40年代初,在南京的弟子富继华家;一次是解放初在上海酒楼收徒;

1926年武当剑术大师李景林先生离开军界,南下杭州传授武当剑术。褚桂亭在上海获悉这个消息后,便动身前往杭州,顶帖投拜李景林为师。褚桂亭本有李存义先生的形意剑、八卦龙形剑的浑厚基础,又能得到武当名家传艺,真可谓如虎添翼了。在李景林的热心传授下,褚桂亭很快学会了武当剑单练、对练、活步对剑、对练散剑。经过近两年的苦练,褚桂亭的剑法已经达到矫键灵敏,步若行云,剑中有人,人中有剑,人剑难分的境界。李景林先生高兴地说:“桂亭把武当剑练活了,中国的武当剑法后继有人了。”功夫不负有心人,褚桂亭以武当对剑功法闻名大江南北。褚师与黄元秀是当代武当对剑表演之典范。

1928年,中国第一次在杭州举行全国性武术打擂比赛,大会地点设在杭州市票将司前学宫的广场上,来自各地的武林高手云集西子湖畔,磨拳擦掌,跃跃欲试,一片争斗气氛。当局考虑到武术界门派纷争,为预防不测,防止场上混乱、斗殴的现象出现,除了荷枪实弹的军警外,特邀一批武林人士成立检查委员会维持秩序。被邀的37名武艺高强的人员中,褚桂亭名列榜首,足见其在当时的声望地位。然而褚师并未以此自满,仍抓住一切机会寻访名师,锲而不舍地追求武技。

1929年,浙江国术馆在杭州成立,当时已颇有名气的褚师被聘为国术馆教师。一天副馆长兼秘书长李景林与褚师饭后闲谈,建议褚师向应邀前来担任国术馆教务长的太极泰斗杨澄甫先生学习太极拳,使自己的武艺更为全面。当时身壮气盛的褚桂亭自恃十八般武艺无有不会,似乎对外慢腾腾的太极有些看不上眼。李景林见状便建议褚、杨二人交手比试一下,随即请来杨澄甫先生,一同来到国术馆后花园,李任裁判。褚师不但精通拳术,还身怀铁布衫硬功绝技;出于对杨先生的尊敬,他以守为主,几个回合下来杨并未占得上风。后杨澄甫使出太极拳技中的杀手锏一肘功,忽进一肘,褚被击得倒退两步,杨跟进再复一肘,褚终于被击倒在地。从此,褚师始拜杨澄甫为师,入太极之门。杨先生很喜欢这个“先打后拜”的弟子,故授予真传,褚师此时约38岁,后成为杨氏门下得力助手,号称五虎将之一,他的杨式太极功夫造诣高人一筹。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七年间,每逢南京武术国考,褚时均担任评判委员。

由于有明师指点,自己又勤学苦练,加之不断地打擂比武,褚师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他在散打中集各家之长,将形意、八卦和太极融为一体,举手投足之间尤其轻灵迅猛,干净利索,技击之时,更显刚柔相济,变化无穷,实可谓别具一格,自成体系。

多年来,褚师以坚韧的毅力和追求的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使功夫日益精纯,从而在社会上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1936年杨澄甫先生去世,灵柩由杭州回故乡,路经南京浦口,褚师亲往迎送,设台悼念,足见褚师对先辈的尊敬和孝顺。

上世纪30年代中期,褚师赴南京教拳,当时许多社会名流均争相以从褚师习武为荣。褚师以精湛技艺被聘任金陵军官学校总教官,南京国民武术总教官等职。当时在南京总统府任总翻译官的董健吾先生,就拜在褚师门下学习太极拳(董健吾是打入国民任少将的员.我党与的单线联络人,他曾代表张学良将军首次赴延安与我党中央联系。全国解放后,他在上海市委统战部工作,“”期间为澄清有关历史,董老曾为褚师手写一书,以澄清白)。

抗日战争时期,汪伪的要员汉奸褚民谊,自置铜质太极球和太极棒,编成太极操,要老师替他宣传,推广、我老师拒绝说:“这些玩艺儿,老百姓玩不起,又没有太极特点,我很忙,没空帮你......”。后又将老师诓骗去编写太极拳书。到褚府后,褚师问清缘由,发现上当受骗,拒绝为其效力。褚民谊恼羞成怒,将褚师扣住不放。深夜,褚师使出功夫,飞拳拽脚,击倒几名带枪的警卫,**逃离虎穴,一直隐居到抗战胜利才露面。

解放前褚师同情革命,支持抗日,痛恨汉奸,嫉恶如仇。褚师以自己的声望,曾掩护并资助过从事左翼文艺工作的人富继华同志(解放后任上海市文联副、上海海墨书社社长、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

解放后。褚师从南京迁往上海定居,住斜徐路。一次去复兴公园,遇旧友孙福堂先生在公园授拳。孙深悉褚师乃当代名师,武功卓绝,得知褚师欲设场授拳,即将自己场地及15名学生引荐给褚师。次日当即设宴拜师。

师到上海后,先后在哈同大楼、大新公司、上海电缆厂及复兴公园公开授拳,门徒中皆知张玉为我们同门师兄,张玉拳场有人来“踢场子”时有所闻。张玉来请褚师(因同在复兴公园)前往他拳扬调解纠纷。当时在复兴公园诸多拳师中,褚师是有一定威望的。

1957年,国家体委指令上海市体委组织编写《杨式太极拳》一书,褚先生也应邀参加编写小组,经改编为八十八式,推行至今。多次参加全国性武术比赛包括第一届全运会武术表演赛在内的大会裁判组工作。上海市武术队成立后,多次邀请褚师前往指导。

上世纪60年代初,上海地区武术之风盛行,老拳师们经常聚会表演,为了更多地长进技艺充实内容,王喜奎先生和张玉、华春荣、武贵卿,每星期一次下午在复兴公园向褚师请教,切磋 “武当对剑”、“三合对刀”、“推手”等武艺。

褚师在学生中,严格挑选有培养前途者,收为入室弟子。褚师常说:“太极拳的动作是自然的开展,它着重身体的正确姿势,拳架舒松、柔和而缓慢,血流可以畅活,呼吸可以深长,它要意识与动作合一,心身并修。它非但可以健身,并可以技击。”褚师还教导我们:“与人交手时,别怕挨人揍,就怕白挨揍。”他认为挨揍对一个练武的人来说并不是坏事,这样才能学到东西,功夫才能不断长进。

褚师和王子平、佟忠义等著名武术家经常在上海体育宫为观众表演。褚师表演的太极拳、刀、剑及形意、八卦等,刚柔相济,虚实分明,妙趣横生。凡见过褚师表演的人,都深感他的功夫非凡,身法有独到之处,动作轻灵快速,周身是劲。在上海体育宫初次举行的太极拳推手表演会上,年已古稀的褚师手法干净利落,放劲刚脆猛烈,深得人们的赞赏,不少行家亦从中得益匪浅。

”后褚师迁居闵行。粉碎“四人帮”时,褚师已重病在身,但时刻都关心看武术运动的发展,衷心盼望武术运动第二个春天的到来。

鲁迅故居知多少?

病死的啊,他有两个老婆,第一个是父母包办,那时他在日本留学,后来他父母骗他父亲病了,让他回来,结果却是叫他回来结婚的,他结完婚以后又去了日本,后来认识了第二个女的,(很崇拜他)结果他们就在一起了,并且同居,(没结婚)而他的第一个老婆也知道这件事情但是没有怎么样,一直帮他操持家务,当然他们不是住在同一个地方,你可以去网上找一下,很多这样的吧

名人姓名:鲁迅

出生年代:1881-1936 介绍: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葬于虹桥万国公墓。

鲁迅(1881—1936) 1881年9月25日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城里一个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原名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才,“鲁迅”是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翻译家和新文动的奠基人。鲁迅著作二十卷,继往开来,博大精深。《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奠定了新文学的基础;杰作《阿Q正传》的发表,为新文学历史树立了一座丰碑,对中国作家和世界作家产生了巨大影响;《热风》、《二心集》等杂文精悍犀利,独树一帜,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领域。他卓越的文学成就,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宝库,而且也是对世界文学的巨大贡献。鲁迅是世界文坛上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在家乡绍兴

鲁迅青年时代求学于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和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颇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日本7年

1902年9月赴日本仙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现在是东北大学医学部)学医,据说曾经加入中国同盟会。1903年3月从学校退学,1909年从日本归国。

在北京,1912-1926

1912年受蔡元培之邀到北京教育部任签事.在经历一段思想苦闷,对国民党、社会改革失望的痛苦后,重新投身,在北京女子师范高等学校任教授、北京大学任讲师。1918年,他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短篇白话文《狂人日记》。1921年12月,他还生动地塑造了阿Q形象,发表中篇《阿Q正传》。

在厦门和广州

离开北京后,鲁迅在厦门大学和广州中山大学任教。

上海10年

1927年10月到达上海,10年之久,他一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北区的越界筑路区域(所谓“半租界”,今天虹口区北部鲁迅公园一带),那里有特殊的政治环境,以及他不少的日本朋友。1930年起先后加入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左翼作家联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但鲁迅与左联领导有很多思想上的冲突,这或许是把他定位为自由作家的论据之一。1927年到1936年间,鲁迅创作了很多回忆性的散文与大量思想性的杂文。

鲁迅在上海期间,和、陈赓有交往。鲁迅所主持的文学团体和郭沫若、郁达夫主持的文学团体有矛盾。 鲁迅扶植奖掖文学青年,包括柔石、白莽、萧军、萧红等,也和化名狄克的张春桥进行过论战。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因肺结核病而逝世。上海民众与全国各地民众为他举行隆重的悼念活动。上海民众代表在其灵柩上覆盖写有“民族魂”的白旗。

家庭

元配朱安,1927年鲁迅在广州开始与许广平(1898—1968)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在上海出世。 鲁迅有两个弟弟:周作人(1885-1967)、周建人(1888-)。

成就

鲁迅一生写了许多,散文和杂文,其中不少为经典之作。

鲁迅在学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著有《中国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同时对美术也颇喜好,他是中国版画的发起人。 鲁迅简介

鲁迅(1881~1936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笔名“鲁迅”,浙江绍兴人。

鲁迅1898年进南京水师学堂,次年转入铁路矿物学堂。1902年到日本仙台学医。1906年弃医从文,在东京参加光复会。其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1909年夏回国,在杭州、绍兴任教,后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任南京临时教育部部员、北京教育部佥事等职。

1918年初,鲁迅加入《新青年》杂志编辑部,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狂人日记》,猛烈抨击封建制度和礼教,奠定了新文动的基石。1920年,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兼课。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阿Q正传》。

1918年至1926年间,鲁迅先后支持和组织了语丝社和未名社等文学团体,出版《语丝》等刊物,主编《国民新报》的文艺副刊,并相继出版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八种文集。

1926年8月,鲁迅因支持女子师范大学的,被北京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广州,后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同年10月定居上海,研究翻译马克思文艺理论,先后编辑了《萌芽》等多种刊物,并提倡新兴木刻艺术。从1928年起,陆续组织参加革命互济会、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组织,因而遭到国民党通缉。

名人职称: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翻译家和新文动的奠基人

名人国家:中国

鲁迅资料

鲁迅先生的一生居住的地方主要有四个:北京鲁迅故居,上海鲁迅故居,绍兴鲁迅故居,广州鲁迅故居。

1 北京鲁迅故居: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宫门口二条19号 ,是鲁迅1924至1926年在北京的住所,在此期间,他写下了《华盖集》、《续编华盖集》、《坟》、《野草》、《彷徨》等不朽作品,印行了《中国史略》、《热风》等著作,同时还主持编辑了《语丝》、《莽原》等周刊杂志。 北京阜成门内西三条21号鲁迅故居,是鲁迅1924年春自己设计改建的,同年5月搬来居住,一直到1926年8月,他离开北京,去到南方。1929年5月和1932年11月,鲁迅两次从上海回北京看望母亲,也是住在这里19年,鲁迅故居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2 上海鲁迅故居:位于山阴路上的大陆新村9号。这是一座砖木结构,红砖红瓦的三层楼房.在此期间,鲁迅写了许多战斗性杂文,并编辑《译文》杂志,翻译《死魂灵》等作品。提倡木刻版画,还编辑整理瞿秋白遗著《海上述林》。1935年致电祝贺工农红军胜利到达陕北,1936年初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等等事情。 鲁迅在上海先住在虹口区横浜路景云里。1933年4月鲁迅搬至现山阴路132弄(原施高塔路大陆新村)9号,这是鲁迅在上海最后的寓所。大陆新村是一群红砖红瓦砖木结构的三层新式里弄房屋,1931年落成。鲁迅故居占地78平方米,建筑面积222.72平方米。现屋内陈列着主人生前用过的珍贵物品和写作用具。故居按照鲁迅生前居住时的情景复原;屋前有小花圃,种植桃树、紫荆、石榴等花木。底层前间是客厅,沿西墙放有书橱和瞿秋白留赠的书桌。后间是餐室,东墙放着西式衣架帽架。二楼的前间是鲁迅的卧室兼书斋。东面是张铁床,沿西墙放着大衣柜、茶几、两把藤椅和一只镜台,镜台上陈列着外国版画。一幅周海婴出生16日时的油画像挂在山墙的五斗橱的上端。南窗糊着彩色玻璃纸,窗下是书桌,桌上放着文具、烟具和花具。窗边壁上的日历维持着原状:民国25年(1936年)10月19日,镜台上的闹钟指针停在凌晨5时25分,显示着鲁迅逝世的日期和时间。三楼前间有阳台,在海婴与保姆的卧室,除一张大床外,室内陈设简单。后间是客房,放着简单的卧具、桌椅和书橱,在这里鲁迅掩护过瞿秋白、冯雪峰等***人。鲁迅故居内的家具绝大部分是原物。  鲁迅故居现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故居旁的鲁迅公园内,建有鲁迅纪念馆,同时供人瞻仰。

3 绍兴鲁迅故:居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东昌坊口(今鲁迅路208号),在鲁迅纪念馆的西侧。绍兴是鲁迅的故乡。1881年9月25日鲁迅就出生在这里,一直生活到18岁去南京求学,以后回故乡任教也基本上居住此地。他卒于1936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是近代中国最伟大的文化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在纪念馆西侧是鲁迅故居,纪念馆东侧是三味书屋、鲁迅曾在这里学习了五年。 现鲁迅故居临街的两扇黑漆石库门系原新台门的边门,由鲁迅一家于1913年前后经过修缮独家进出。新台门坐北朝南共六进,有八十余间房子,连后园即百草园在内占地4000平方米,是老台门八世祖周熊占在清朝嘉庆年间购地兴建的。鲁迅曾高祖一房移居新台门,世系绵延,至1918年,周氏房族衰落,才经族人共议把这座屋宇连同屋后的百草园卖给了东邻朱姓。屋宇易主后,原屋大部分拆除重建,但鲁迅家基本被保存了下来。还有目前门票是免费的。

4 广州鲁迅故居:白云路西段的白云楼西侧的26 号(现7号)二楼,在这里,他写下了在广州期间的大部分著作。 4月 6日,李大钊被害,鲁迅忧心如焚,他沉重地感觉到:革命的果实有可能被葬送。4月10日,当广州热烈庆祝北伐军攻占上海和南京的时候,他写下《庆祝沪宁克服的那一边》,希望给革命的人们增加一点危机意识。

4月15日,广东方面的国民党军警到中大抓人,鲁迅出面劝说校方保护学生无效,于4月21日正式向中大提出辞职。 此后一直到离开广州前,他每天闭门整理旧作。在这里,他编订了《朝花夕拾》、《野草》,一气写了一个新的杂感系列:《辞大义》、《答有恒先生》、《反“漫谈”》、《忧“天乳”》、《革“首领”》、《谈“激烈 ”》等,写下了《可恶罪》、《小杂感》、《略谈香港》等30多篇富于战斗性的杂文、散文。

1927年9月27日,他与许广平一起乘船离开广州,前往上海进行另一场战斗,直至生命最后一息。

有关专家认为,对于整个一生来说,鲁迅只在广州作了短暂的停留,然而,他的革命思想却是在这儿形成、夯实的。

鲁迅的时代背景

许广平一次在鲁迅家帮他抄书稿 鲁迅对许说:"我会看手相'' 许以为他真的会看 就把手 给他 后来才知道鲁迅 是怕许 抄太多手疼 也是想拉她的手 许心头一热 从此事看出鲁迅很关心他人 而且很会浪漫

一.时代特征

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春末。当时,中国社会新旧斗争十分尖锐,一方面,中国几千年的旧文化、旧制度、旧传统层层因袭,到这时,已经是黑暗、、腐朽无比,它像一个巨大的毒瘤,长久地寄生在国民身上,禁锢着国民的身心,使国民畏惧而且麻木;另一方面,少数先驱者已经从黑暗中醒来,他们已开始大声疾呼,唤醒“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并开始荷戟奋战,要“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正是这少数觉醒的先驱者之一。他从旧的营垒中走来,对中国的历史有过深刻的研究,对中国社会“吃人”的本质,看得十分清楚;他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更是一眼看穿。在这篇课文中,鲁迅深入解剖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特点,指出封建暴君的残酷统治,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和国民的愚昧麻木。在专制暴政之下,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只有两个时代:一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一是老百姓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前一时代,是天下大乱的时代;后一时代,是天下暂时太平的时代。中国社会,就在这“一治一乱”中因循反复,老百姓则在这两种时代中挣扎浮沉。这一结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此偏激,却如此深刻,你不得不惊叹。我们看到,鲁迅把批判的尖刀刺向了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使之无处藏身;鲁迅又挥起投枪,挖出了他们的祖坟,让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的幽灵,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使他们无处逃遁。鲁迅的论断,让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历史信箱作推理依据,言之凿凿,你不得不信服。鲁迅在作品中写道,纵观几千年中国历史,“乱”多“治”少,社会“乱”时,官兵到,百姓被掠杀,强盗到,照样被掠杀;社会“治”时,百姓服役纳粮,盼望着这样的奴隶生活不被剥夺。可惜,这奴隶规则总是被一些人“撕得粉碎”,老百姓于是又陷入“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悲惨命运。翻开中国历史,我们还有什么话可说?

二.背景资料

资料一:北洋:北洋军阀所控制的北京。1912年4月至1916年6月,袁世凯任大总统(有83天称皇帝)。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总统至1917年7月张勋复辟。1917年8月至1918年由冯国璋任总统。1918年9月至1922年6月徐世昌任总统。1922年6月至1923年6月黎元洪任总统。1923年10月至1924年11月曹锟任总统。1924年11月至1926年4月段琪瑞任临时执政。段琪棋瑞下台后,北洋处于混乱状态。1926年12月,张作霖以“安国军总司令”名义控制北京,1927年6月,改称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1928年6月,张与蒋介石作战失败,退回东北,北洋垮台。

资料二:善后大借款:1913年袁世凯为取得帝国主义的支持,消灭国民党控制的南方各省势力,以办理“善后”为名,指派总理赵秉钧为全权代表,向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借款。4月26日,未经国会同意,与银行团代表签订《善后借款合同》。借款总额为2500万英镑,八四实交,年息5厘;以盐税、海关税等为抵押;47年偿清,本息共计6789万英镑。合同规定盐税的征收要聘外国人协助管理,从此盐税被外国人控制。

资料三:蔡锷:(1882—1916),中国军事家,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宝庆(今邵阳)人。1898年入长沙时务学堂,从学习,1900年参加自立军起兵,失败后留学日本士官学校。1904年归国,先后在江西、湖南、广西、云南训练新军,极负时誉。1911年升云南新军三十七协统,与同盟会革命党人多作联络。武昌起义爆发后,于10月30日与云南讲武堂总办李根源在昆明举兵响应,建立云南军,任都督。并派唐继尧进军贵州,由唐继尧任贵州都督。1913年被袁世凯调到北京,暗加监视。1915年与暗中策划反对袁世凯称帝,以赴津治病为名,化装逃出北京,转道日本,径达昆明。12月25日,与唐继尧、李烈钧等组织护国军讨袁,任第一军司令,率军入川,与袁军

曹锟 、张敬尧等部在泸州、纳溪一带激战累月,屡获胜利。倒袁后,任四川督军兼军长。因艰苦转战,积劳成疾,赴日本就医,不治逝世。灵柩运回上海疆 ,“执绋万人,举国摧痛”。以国葬葬于岳麓山。孙中山致送挽联:“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把他比作东汉的班超和马援,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有《蔡锷集》、《蔡松坡集》。

在护国运动的直接影响下,四川、贵州、广西、广东、云南等省纷纷宣告独立,袁世凯众叛亲离,被迫于3月22日取消帝制,于6月6日忧惧病死。83天的皇帝梦结束。

资料四、鲁迅与各派的斗争:

与学衡派的斗争:学衡派以一九二二年创刊的《学衡》杂志而得名,代表人是胡先 、梅光迪、吴宓等留学外国的洋绅士。主张摭拾一些西洋古典,极力为“国粹”和文言文涂脂抹粉,反对白话文与文学革命。在政治上突出表现在对的攻击。鲁迅给学衡派致命的打击。在《估学衡》一文中,鲁迅有力地揭穿了学衡派的倡明国粹的虚伪性与欺骗性,指出他们这般人思想空虚,不学无术,虽言必国粹,却连文言也写不通。鲁迅说:“诸公抨出新文化而张旧学问,倘不自矛盾,倒也不失其为一种主张。可惜的是于旧学并无门径”。深刻的揭露,使“学衡”派的丑恶面目暴露无遗。

与“复古”派即“甲寅”派的斗争:主要代表是北洋军阀的司法长兼教育总长章士钊。主张复古主义,提倡读经救国,极力反对和文学革命。禁止学生参加爱国运动,禁止学生用白话文写文章,并明文规定小学四年级以上要“读经”,企图凭借权力,推行复古主张,阻挡新文动的开展。鲁迅指出:“甲寅派”提倡“读经救国”是统治者维持其统治的一些种把戏,甲寅派不过是一些“连成语都用不清楚的”纸老虎,他们向新文学进攻,不过是为旧制度唱歌挽歌,是封建势力的垂死挣扎而已。

这场斗争,不仅是在文化思想战线上反封建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斗争,而且是一场捍卫的斗争,一场争夺青年的阵营的斗争

鲁迅的著作有哪些

独立人格往往需要独立的经济关系为后盾,“四大自由”必须以社会经济选择的自由提供保障。“海阔凭鱼跃”和“笼中鸟有翅难展”都可作此解。虽则经济的富裕有时伴以精神的贫乏,然而思想自主权和表达权必须有基本的生活条件支撑。

早在1923年鲁迅就公然宣称:钱是要紧的。钱这个字很难听,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们所非笑,但我总觉得人们的议论是不但昨天和今天,即使饭前或饭后,也往往有些差别。

凡承认饭需钱买,而以说钱为卑鄙者,倘能按一按他的胃,那里面怕总还有鱼肉没有消化完,须得饿他一天之后,再来听他发议论。……钱,——高雅的说罢,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所卖掉。人类有一个大缺点,就是常常要饥饿。为补救这缺点起见,为准备不做傀儡起见,在目下的社会里,经济权就见得最要紧了。……在经济方面得到自由,就不是傀儡了么?也还是傀儡。无非被人所牵的事可以减少……鲁迅又指出:“正如涸辙之鲋急谋升斗之水一样,就要争取这较为切近的经济权……无需乎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北京第一版,161—164页。)

鲁迅这段话已经说过了七十多年,鲁迅研究早已是首屈一指的显学和官学,然而,关于“鲁迅和要紧的钱”,关于鲁迅本人为经济权所作的“韧性的战斗”,关于鲁迅经济生活背景的考据和分析,长久以来却被专家们所忽略或回避。

本文试图在这方面有一点突破。本文所用的方法,主要是实证的方法而非纯思辨的方法。重在揭露事实真相,耻作无稽空谈。

以简约、明确著称的《鲁迅日记》中,贯彻始终的主要部分是他的“经济权”明细账。鲁迅本人对于金钱的关心程度,远远大于几代鲁迅研究者。专家们经常引证《鲁迅日记》中交友、聚会、往来信函的记录,却很少注意他的金钱收支账目。本文试图从这些枯燥、琐碎、而又频繁出现的银钱数字中,从另一个新的角度解读鲁迅。

我认为:离开了经济生活的鲁迅,决不是完整的鲁迅。

本文主要根据《鲁迅日记(1912—1936)》和新发现的《鲁迅家用帐(癸亥年、甲子年、乙丑年)》(即1923.8—1926.2)以及《鲁迅家用收支帐(1926.9—1927.12)》,参照有关史料,如民国经济史、货币史、出版史、教育史、民俗史等,并对当时北京、上海等地知识阶层的生活环境(衣食住行、校园教室、书市报摊、茶室饭馆、场所的费用)加以考证和简要分析,试图说明“经济权”对于鲁迅一生的重要性,以及鲁迅如何摆脱“官”的威势、“商”的羁绊,傲然超越“权”和“钱”,从而保持了他的独立思考和自由精神。

鲁迅的经济来源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生于浙江省绍兴。幼年时,家境从小康陷入困顿。1898年他17岁时,母亲变卖首饰筹集8块银圆的路费(当时1块银圆约相当于百年后70元人民币),供他到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免学费、膳费,每月还有少量津贴。实习期三个月内有津贴300文(相当于3角银洋,即今人民币30元),以后逐渐增加,第一年有2两银子(当时1两=一千文)。不久转入路矿学堂,1902年1月毕业。在这期间有一件值得注意的事,就是他从菲薄的津贴中用500文(5角钱)买了一本严复译述的《天演论》。

1902年4月赴日本留学。据鲁迅回忆:“记得自己留学时候,官费每月三十六圆。”(引自《华盖集续编》)而根据周作人的回忆:“鲁迅那时的学费是年额四百圆,每月只能领到三十三圆。”(引自《鲁迅的故家·鲁迅在东京》一书)

1905年他的二弟周作人20岁时也到日本留学。1907年周氏兄弟合译《红星佚史》,得到稿酬200多圆(约合今人民币12000元),合同上注明千字2圆。(据《周作人回忆录》第201页)同时他还有一些著述和译文出版,后来收入《坟》和《集外集》等。

周树人在日本留学时期花费很多钱买书。据统计,当时购买的德文书籍共127种,贵重的如《世界文学史》10圆,便宜的如裴多菲《绞吏之绳》5角。购书占据生活开支的首要项目,并成为他一生最大的嗜好。

这时周树人发表了《摩罗诗力说》等论文并准备从事新文动,但却于1909年夏天由日本回国,主要原因是家庭的经济负担。后来鲁迅在《自传》中说:“终于,因为我的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在家乡做教员,月薪约30银圆(约合今人民币1500元)。

辛亥革命后,1912年2月周树人到了南京,由挚友许寿裳推荐,应首任民国教育总长蔡元培先生之召,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教育部部员;部里供应食宿,此外每月发给30块银洋津贴(按购买力估算,当时一块银洋=今人民币50元)。由于政局变化,中华民国定都北京,4月底周树人北上,8月定职为教育部四等“荐任官”佥事,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陈注:林志浩《鲁迅传》误为“第二科科长”应更正,参看《鲁迅研究资料22》第34页),月薪200多圆,后来增加到300圆(按购买力估算,20年代国币1圆=今人民币35—40元),主管图书馆、博物馆和美术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一直到1926年8月离开北京。在厦门大学和广州中山大学徘徊了各有半年以后,1927年10月鲁迅和许广平来到上海,成为中产阶层的自由职业者,以卖文为生,经济收入得到保障,度过了他富裕而又艰巨的后半生。

鲁迅的经济来源主要有下列四方面:

1. 公务员收入

中华民国一成立,鲁迅就由民国教育总长蔡元培录用,在教育部担任公务员(1912—1926),时间长达14年,这是鲁迅在北京时期的正式职业。起初津贴费60银圆,不久

月薪定为200银圆,后来增加到300银圆。但是北洋军阀由于政治腐败、增加军费、挪用公款而经常拖欠部员薪水和教育经费,1920年以后尤甚,如:1921年拖欠半年,1923年12月31日才发给本年3月份的薪水,1925年1月才发给前年7月份的薪水等,不一而足。最后鲁迅离开北京时,北洋军阀还欠他两年半的薪水。鲁迅曾如此感慨:“有人说,文学是穷苦的时候做的。其实未必。穷苦的时候必定没有文学作品的,我在北京时,一穷,就到处借钱,不写一个字,到薪俸发放时,才坐下来做文章。”

2. 教学收入

五四以后鲁迅除了主要在教育部供职以外,曾在北京的八所学校: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改为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集成国际语学校、中国大学、黎明中学、大中公学兼课,时间长达六年(1920—1926)之久。1926年8月鲁迅离开北京赴厦门大学,由林语堂推荐,专任厦大国学院研究教授,月薪400圆;1927年2月鲁迅在广州中山大学受聘担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月薪500圆(发给半数银圆、半数兑换券即纸币),为时半年。后因意见不合离开广州,1927年9月底经香港赴上海。此后除了有时在院校讲演(如劳动大学)以外,未尝担任教职。

在鲁迅一生中,只有1926年夏至1927年夏这整整一年(在厦门和广州各一个学期)间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专任大学教授之所得。

3. 大学院特约撰述员之收入

1927年12月到1931年12月,这四年又一个月中,由蔡元培推荐,鲁迅受聘为大学院(次年改为教育部、中央研究院)特约撰述员,得月薪300大洋(1929年1月起《鲁迅日记》中改称为“教育部编辑费”,实质上是一回事),定期支付49个月之久,未曾拖欠。共折合黄金490两,相当于今人民币44万元,平均每年11万元左右。这一笔固定收入,主要出于蔡元培先生(曾任民国首任教育总长、五四时期北京大学校长,1927年秋任大学院院长,是鲁迅的老上级、老朋友)对于鲁迅的关怀,为他初到上海时创造一个稳定的经济条件。直到1932年初被国民以“绝无成绩”裁撤。

4. 写作、翻译和编辑收入

1907年曾有《人之历史》等论文在《河南》杂志发表,稿酬约为千字2圆。但是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字是没有稿酬的。晚年在上海生活时期,除1927年底—1931年担任大学院特约撰述员月薪300圆固定收入以外,主要是“卖文为生”,也就是依靠版税、稿酬和编辑费为生,生活比在北京时宽裕得多。

1932年“教育部编辑费”撤销以后,版税和稿酬、编辑费成为鲁迅惟一的经济来源。鲁迅后期平均月收入相当于今人民币2万多元。作为自由职业者,这就是他坚持“韧性战斗”的经济基础。

北京时期(1912—1926)

周树人于1912年5月初北上,到京后立即住进“山会邑馆”(当时改名为绍兴县馆)单身宿舍,于灯畔写下了新生活的第一篇日记:

“五日上午十一时舟抵天津。下午三时半车发,……约七时抵北京。”

次日坐骡车赴民国教育部报到,在社会教育司任公务员,时年31岁,正当“而立”之年。由此开始了他在北京整整14年的文墨生涯。

《鲁迅日记》就由这时展开,24年一贯(1922年的日记散失仅存片段抄件,其他23年皆完整地保存下来并于1959年正式出版)。其中或因避难,或因重病而文字略有几天间断,但有始有终,内涵丰富,成为研究民国至抗战前夕中国社会的宝贵史料。这是一个迄今尚待挖掘的宝库。

我认为《鲁迅日记》中最可贵而无可替代之处,是亲笔精确地记载了这四分之一世纪中他每天的经济收入情况。直到目前,为解读20世纪中国文化人的经济背景,鲁迅的个人账目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

为研讨方便起见,我特将整部《鲁迅日记》中,逐日记载的烦琐数字加以统计、整理、归纳如下——

1912年,5—12月共收入1100圆,皆为教育部薪俸。(初到北京未正式任命时暂领取月津贴60圆;8月任命为社会教育司佥事以后,暂领取半俸125圆,到10月定为月俸220圆。)八个月来平均每月收入137.5圆。

1913年(其中6月19日—8月7日请回绍兴老家探亲)。本年共收入2586圆,为教育部薪俸。本年2月以后薪俸增为240圆,但到12月仅发给九成即216圆。平均每月收入215.5圆。

1914年共收入3146圆,皆教育部薪俸。1月—6月仍发给九成,7月恢复全薪240圆,8月以后月薪增加为280圆。本年平均每月收入262.17圆。

1915年共收入3263.1圆,为教育部薪俸及公债利息少许。其中,6月以后扣四年度公债,平均每月实际收入现洋271.93圆。

1916年共收入3276.4圆,为教育部薪俸,及少量公债利息。3月以后月薪增为300圆。(12月3日至下年1月7日为母亲60寿辰回绍兴老家探亲。)11月全以纸币发薪,不发银洋(鲁迅特意注明:中国银行兑换券三成、交通银行兑换券七成),本年教育部拖欠一个月的薪俸,而且纸币对银洋贬值,所以,虽然月薪名义上增加而实际收入却减少了,这是欠薪的前奏。平均每月收入273.03圆。(陈注:因反袁称帝引起二次革命,各省独立,纸币贬值,当时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兑换券100元=银洋75圆,甚至最

低到60圆。)

1917年共收入3650圆(其中11月发给银洋150圆,兑换券200元,这说明当月兑换券贬值到100元=银洋75圆)。平均每月收入304.2圆。

1918年共收入3600圆,平均每月收入300圆。皆为教育部薪俸,未拖欠。这一年日记收入情况有两点值得重视:

(1) 鲁迅开始在《新青年》刊物发表与杂文,都没有稿费记录。据考证,当时《新青年》同人决定义务写作,不计报酬。

(2) 银洋与纸币的关系,《鲁迅日记》2月1日记:“收一月份奉泉三百,内银六十。”26日“收本月奉泉三百”,28日“托齐寿山换泉,共券六百得银三百五十四圆”。这表明当月中国银行纸币兑换券更加贬值,100元兑换券=银洋59圆。此记载可供民国货币史研究者参考。

1919年共收入3600圆。月薪300圆未拖欠。《鲁迅日记》载“二月十四日晚往德成(钱庄)以银三一二换日金券五百”,说明当时国际汇兑率1银洋=1.6日圆。本年平均每月收入300圆。

1920年共收入2640圆(因教育部拖欠三个多月的薪俸,收入显著减少,虽然名义月薪仍为300圆,但实际上平均每月仅收入220圆)。这一年夏天鲁迅接受了北京大学和高等师范(后改名北京师范大学)两校的聘书兼任讲师。因鲁迅在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一般每天只有上午去坐班,公务不多,中午以后即自由支配,所以能安排每周下午有两次分别到北京大学和高等师范各讲一小时《中国史》课程。开始讲课时鲁迅是不计报酬的,后来情况有了变化,详见下文。

1921年共收入2578圆(其中开始有讲课费88圆,教育部薪俸2490圆。虽然有资料说鲁迅自1921年11月起得到“年功加俸”每年360圆,即平均月收入应增为320圆,但是教育部拖欠了半年多的薪俸,所以实际收入更为减少),平均每月仅收入214.83圆。

1922年日记缺失,仅存断片,据许寿裳摘录手抄本:一月十四日收去年六月份奉泉七成二百一十。二十七日收去年七月份奉泉三百。……(中缺)十二月六日收七月份奉泉一百四十圆。……(陈注:由上下文估计1922年鲁迅应该收到教育部薪水数目为从1921年6月七成210圆到1922年9月上半月150圆,共计4560圆。但是教育部拖欠薪水的情况越来越厉害,除应补发去年下半年薪水外,尚拖欠本年三个半月的薪水。本年实际收入数已无法确知。)

1923年共收入2304圆(其中稿酬69圆占3%,讲课费141圆占6.1%;两者合计占9.1%,教育部薪俸2094圆,累积拖欠九个月的薪俸,所以收入大为减少),平均每月收入仅192圆。这一年鲁迅的讲学活动有所增加,不仅继续兼任北京大学、高等师范两校讲师,而且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兼课。

1924年(其间7月7日赴西安讲学,先收暑期学校薪水100圆,8月3日收讲课费并川资200圆。)本年共收入2611.78圆,其中讲课费826.5圆占32.5%,稿酬版税703.28圆占26.9%,教育部薪俸应得3600圆,实得1095圆,因教育部累积拖欠一年又六个月的薪俸,所以收入大为减少,平均每月收入217.65圆。

1924年鲁迅的经济生活中有了一个转变,他的收入构成中,第一次出现了公职收入(教育部薪俸)少于自由职业收入(讲课费及稿酬、版税)的情况。业余讲课和写作收入共占56%,超过一半;而公职收入仅占44%,也就是不到一半。从经济收入上说来,鲁迅开始了由公务员向自由职业者的转化。

1925年共收入2832.5圆,其中教育部的薪俸1652圆,占58%,讲课费705.5圆占25%,稿酬475圆占17%,平均每月收入236.04圆。本年鲁迅不仅继续在北大、北师大兼任讲师,而且从9月开始又在中国大学本科兼任学科讲师,在黎明中学和大中公学兼任高中文科教员。担任这些兼职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增加经济收入。

1926年共收入4257.12圆,其中,教育部薪俸578圆,占13.6%,稿酬1177.3圆,占27.7%,在北京各院校的部分讲课费401.82圆,占9.4%,厦门大学预支的薪水和旅费2100圆,占49.3%,平均每月收入354.76圆。

通过好友林语堂介绍,1926年7月鲁迅应聘担任厦门大学研究教授,收到厦大提供的旅费100圆和月薪400圆后,于8月26日携许广平离开北京南下。这是他生平一大关键性转折。由此,鲁迅彻底摆脱了官场的束缚,从经济上正式成为一个甘冒风险的自由职业者。

作为这一转折有两个重要标志,其一是鲁迅为捍卫自己的而向法院控告他的顶头上司、教育总长章士钊;其二是鲁迅为捍卫自己的经济权而向教育部一再索取欠薪,并将内幕公诸于众。

1926年8月鲁迅决心离开北京南下,除了某些原因(如军阀统治的黑暗、婚姻与恋爱的矛盾)之外,还有经济生活上的郑重考虑。而且经济的因素很重要,这一点,只要细读

鲁迅《娜拉走后怎样》和《端午节》、《幸福的家庭》、《在酒楼上》、《伤逝》、《孤独者》以及他与许广平的通信,就可窥见端倪。

著作

《呐喊》(短篇集)1923,新潮社

《中国史略》(上下卷)1923一1924,新潮社

《热风》(杂文集)1925,北新

《彷徨》(短篇集)1926,北新

《华盖集》(杂文集)1926,北新

《华盖集续编》(杂文集)1927,北新

《坟》(论文、杂文集)1927,未名社

《野草》(散文诗集)t927.北新

《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未名社

《而已集》(杂文集)1928,北新

《三闲集》(杂文集)1932,北新

《二心集》(杂文集)1932,合众书店

《鲁迅自选集》1933,天马

《两地书》(书信集)与景宋合著,1933,青光书局

《伪自由书》(杂文集)1933,青光书局

《鲁迅杂感选集》瞿秋白编选,1933,青光书局

《南腔北调集》(杂文集)1934,同文书局

《拾零集》1934,合众书店

《准风月谈》(杂文集)1934,兴中书局

《集外集》杨霁云编,鲁迅校订,1935,群众图书公司

《门外文谈》(论文)1935,天马

《故事新编》(集)1936,文生

《花边文学》(杂文集)1936,联华书局

《且介亭杂文》(杂文集)1936,三闲书屋

《夜记》(杂文集,后编入《且介亭杂文末编)1937,文生

《且介亭杂文二集》(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且介亭杂文末编》(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鲁迅书简》(影印本)许广平编定,1937,三闲书屋

《鲁迅全集》(1一20卷,收著作、译文和辑录的古籍)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

《集外集拾遗》(综合集)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

《汉文学史纲要》(文学史)1941,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全集补遗》唐韬编,1946,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许广平编,1946,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日记》(影印本)1951,上海出版公司;铅印本,1959,人文

《鲁迅选集》1952,开明

《鲁迅集》1952,人文

《鲁迅全集补遗续编》唐韬编,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补遗》吴元坎辑,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全集》(1-lO卷)1956-1958,人文

《鲁迅选集。(1一2卷)1956-1958,中青

《中国的历史的变迁》(文学史)1958,三联

《鲁迅选集》(上下册)1959,人文

《鲁迅书简》(致日本友人增田涉)12,人民日报社

《鲁迅诗稿》16,文物;1981,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鲁迅书信集》(上下卷,收《两地书》以外书信1381封)16,人文

《鲁迅佚文集》16,解放军报社

《鲁迅书简》(致曹靖华)16,上海人民

《鲁迅手稿全集》(书信8册,日记6册)18一1980,文物

《鲁迅致许广平书简》1980,河北人民

《鲁迅全集》(1-16卷)1981,人文

鲁迅全集卷一(坟 热风 呐喊)

鲁迅全集卷二(彷徨 野草 朝花夕拾 故事新编)

鲁迅全集卷三(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 而已集)

鲁迅全集卷四(三闲集 二心集 南腔北调集)

鲁迅全集卷五(伪自由书 准风月谈 花边文学)

鲁迅全集卷六(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

鲁迅全集卷七(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

鲁迅全集卷八(集外集拾遗补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