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情况

2.应急避难场所应配备哪些设施

3.三类应急避难场所标准

4.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

5.应急避难场所的功能简介

6.应急避难场所的各地应急避难场所

7.应急避难场所分几类

曙光防火墙管理地址,应急避难场所之曙光防灾教育公园

会展中心体育馆、工人文化宫等25个防灾避难场所。应急避难场所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一项灾民安置措施,是现代化大城市用于民众躲避火灾、爆炸、洪水、地震、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安全避难场所。哈尔滨南岗区防灾避难场所有会展中心体育馆、工人文化宫等25个防灾避难场所。哈尔滨市应急避难场所选址多以公园、绿地、体育场(馆)、学校操场和广场等为重点。

我国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情况

经昆明市人民政府批宝海公园正门准,决定在宝海公园建立应急避难场所,应急避难场所主要是发生地震、火灾、大面积煤气泄漏、爆炸等突发公共事件时,为受灾群众提供临时避险的场所。

应急避险场所主要有:应急水井、应急厕所、应急物资储备站、应急指挥系统、应急供电系统、应急停机坪、应急医疗救护站、应急垃圾站以及应急标志牌等。宝海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将成为永久性应急避难设施,本着平灾结合的原则,平时不改变公园休闲、和健身功能,只有在重大事件发生时才启用避难场所,为居民提供宝海公园望海楼临时避险。

应急避难场所应配备哪些设施

我国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情况:2018年应急管理部组建后,承担了推动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职责,与其他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全国避难场所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截止目前,我国已建成12万多个避难场所,主要应对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洪涝灾害、综合自然灾害等。其中,数量最多的省份为浙江、福建、广东、云南、四川。

我国已经发布实施了一系列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标准,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城镇应急避难场所通用技术要求》等,这些标准为避难场所的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要求。

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就近布局、平灾结合、一所多用的原则。

虽然我国已经有一套应急避难场所的标准体系,但标准化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整合与提升。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

要有供水设施,生活水达到国家标准。要有排污系统及垃圾集中存放点。要有供电设施。要保证应急避难场所的照明需求。要有通讯设施。无线信号要覆盖应急场所。要建立相应的应急疏散通道。应急避难场所附近、门口等要有指引标志。指挥场所可利用平时的管理房,不用建设专门的指挥房。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应急避难场所

三类应急避难场所标准

应急避难场所应配备卫生设施,供电设施。

其中紧急避难场所一般会配置应急休息区、应急厕所、交通标志、照明设施、垃圾收集点、应急广播等设施和设备,卫生设施,供电设施都是必不可少的。应急避难场所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一项灾民安置措施,是现代化大城市用于民众躲避火灾、爆炸、洪水、地震。

还有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安全避难场所。紧急时避难,闲时利用应急逃生模拟平台宣传应急逃生知识。应急避难场所是为了人们能在灾害发生后一段时期内,躲避由灾害带来的直接或间接伤害,并能保障基本生活而事先划分的带有一定功能设施的场地。

应急避难场所的意义介绍

应急避难场所的修建,说明政府管理中一个科学、透明的灾害处理方式和城市危机管理的意识正在形成。假如发生不可避免的灾害,假如灾难来临,比如地震或火灾等,那么,这些越来越多的“应急避难所”,就将成为一个能为千万人提供生命线的避难场所。

让这些设施成为呵护生命的公园。一般分布在城郊区,一旦发生地震及其他灾害,市民可疏散到附近的紧急避难场所避险。应急避难所必须在闲时利用微救应急逃生模拟平台宣传应急逃生知识,让应急避难所一处多用,提升市民防灾应急意识。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

三类应急避难场所标准有以下几点:

1、应急避难场所具有应急避难指挥中心、独立供电系统、应急直升机停机坪、应急消防措施、应急避难疏散区、应急供水等11种应急避险功能;

2、需形成了一个集通讯、电力、物流、人流、信息流等为一体的完整网络;

3、为了人们能在灾害发生后一段时期内,躲避由灾害带来的直接或间接伤害,并能保障基本生活而事先划分的带有一定功能设施的场地;

4、一般分布在城郊区,一旦发生地震及其他灾害,市民可疏散到附近的紧急避难场所避险;

5、应急避难所必须在闲时利用微救应急逃生模拟平台宣传应急逃生知识,让应急避难所一处多用,提升市民防灾应急意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十五条 发布一级、二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除采取本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的措施外,还应当针对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措施:

(一)责令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并动员后备人员做好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

(二)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准备应急设施和避难场所,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以投入正常使用;

(三)加强对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保卫,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四)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五)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采取特定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危害的建议、劝告;

(六)转移、疏散或者撤离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并予以妥善安置,转移重要财产;

(七)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场所,控制或者限制容易导致危害扩大的公共场所的活动;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必要的防范性、保护性措施。

第十九条 城乡规划应当符合预防、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确定应急避难场所。

应急避难场所的功能简介

根据中国应急地震搜救中心发布的具体标准与要求如下:

三级应急避难场所为街道、社区或大单位级。一般规模不少于2千平方米可用面积,可容纳1千人以上,可供受灾居民避难(生活)10天以内,服务半径500米左右。

主要用于发生灾害时,在短期内供受灾人员临时避难,灾难预警后,5-15分钟内应可到达。配置要求:三级应急避难场所应设置满足应急状况下生活所需帐篷、活动简易房等临时用房,临时或固定的用于紧急处置的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设施,供水管网、供水车、蓄水池、水井、机井等两种以上的供水设施,保障照明、医疗、通讯用电的多路电网供电系统或太阳能供电系统,满足生活需要和避免造成环境污染的排污管线、简易污水处理设施,满足生活需要的暗坑式厕所或移动式厕所,满足生活需要的可移动的垃圾、废弃物分类储运设施,棚宿区周边和场所内按照防火、卫生防疫要求设置通道,并在场所周边设置避难场所标志、人员疏导标志和应急避难功能区标志。

二级应急避难场所为区级(含新区)。一般规模不少于1.5万平方米可用面积,最少可容纳1万人以上,可供受灾居民避难(生活)10天以上至30天以内,服务半径1000米左右。主要为重大灾难来临时的区域性应急避难场所,灾难预警后,在半小时内应可到达。

配置要求:

二级应急避难场所在三级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基础上,在棚宿区配置灭火工具或器材设施,根据避难场所容纳的人数和生活时间,在场所内或周边设置储备应急生活物资的设施,设置广播、图像监控、有线通信、无线通信等应急管理设施。

一级应急避难场所为市级,规模一般在15万平方米可用面积以上,可容纳10万人以上,可供受灾居民避难(生活)不少于30天,服务半径5000米以内。

为特别重大灾难来临时,灾前防灾、灾中应急避难、灾后重建家园和恢复城市生活秩序等减轻灾害的战略性应急避难场所,灾难预警后,通过半小时到2小时的摩托化输送应可到达。配置要求:一级应急避难场所在二级应急避难场所的基础上,在场所附近设置应急停车场,设置可供直升机起降的应急停机坪,设置洗浴场所,设置图板、触摸屏、电子屏幕等场所功能介绍设施。

应急避难场所的各地应急避难场所

应急避难场所是为了人们能在灾害发生后一段时期内,躲避由灾害带来的直接或间接伤害,并能保障基本生活而事先划分的带有一定功能设施的场地。应急避难场所具有应急避难指挥中心、独立供电系统、应急直升机停机坪、应急消防措施、应急避难疏散区、应急供水等11种应急避险功能,形成了一个集通讯、电力、物流、人流、信息流等为一体的完整网络。

应急避难场所的修建,说明政府管理中一个科学、透明的灾害处理方式和城市危机管理的意识正在形成。假如发生不可避免的灾害,假如灾难来临,比如地震或火灾等,那么,这些越来越多的“应急避难所”,就将成为一个能为千万人提供生命线的避难场所,成为呵护生命的公园。

一般分布在城郊区,一旦发生地震及其他灾害,市民可疏散到附近的紧急避难场所避险。

应急避难所必须在闲时利用微救应急逃生模拟平台宣传应急逃生知识,让应急避难所一处多用,提升市民防灾应急意识。

应急避难场所分几类

经四川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26个公共设施确定为成都市首批应急避难场所。这些场所将逐步完善救灾指挥、应急医疗救护、应急物资储备、应急棚宿区、应急厕所、应急供电供水消防和应急垃圾与污水处理等主要应急避险功能及配套设施。

如果遇到强烈地震,市民可到这些场所避难,包括:

塔子山公园(锦江区)、东湖公园(锦江区)、人民公园(青羊区)、文化公园(青羊区)、百花潭公园(青羊区)、浣花溪公园(青羊区)、青羊区综合体育馆、青少年科技园(金牛区)、奥林体育中心(金牛区)、火车北站广场人防工程(金牛区)、簇锦公园(武侯区)、武侯广场(武侯区)、望江楼公园(武侯区)、新华公园 (成华区)、温江公园(温江区)、温江区体育馆(温江区)、龙泉音乐广场(龙泉驿区)、龙泉啤酒广场(龙泉驿区)、四川省专用足球场(龙泉驿区)、大弯中学(青白江区)、怡湖公园(青白江区)、高新区体育中心、神仙树公园(高新区)、新都区体育中心、桂湖森林广场(新都区)、体育森林公园(新都区)。 厦门地处台湾海峡,又与南海相连,随南海局势和钓鱼岛局势的愈发紧张,厦门已经准备了42个应急避难场所应对突发情况。

厦门鹭岛42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各区应急避难场所 岛外区县 名称 岛内各区 名称 集美区 集美市民广场 思明区 鼓浪屿体育场 敬贤公园 厦门二中鼓浪屿校区广场 集美大学 厦门大学 嘉庚公园 中山公园 集美台商投资区服务中心绿地 会展中心草坪 海沧区 实验中学运动场 嘉禾公园 海沧文化艺术中心 南湖公园 海沧区政府广场 海湾公园 北师大附属学校 人民大会堂草坪 东孚中学 白鹭洲公园 同安区 同安区政府 湖里区 文化艺术中心 东溪公园 松柏公园 颂园 莲花公园 第二外国语学校 湖里公园 启悟中学 禾山中学 翔安区 祥吴公园 火炬公园 翔安区体育场 五缘湾公园 翔安一中体育场 翔鹭小学 大嶝中心小学 湖里区政府广场 诗坂小学 厦门高崎机场绿地 天津市首个符合国家标准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长虹生态园应急避难场所。

长虹生态园应急避难场所占地面积32.4万平方米,绿地面积22万平方米,可容纳人数7万人,紧急情况下可供10万人临时避难。日常作为市民休闲、和健身场所,如有灾害发生,可在4小时内迅速启用供水、供电、应急厕所等设施。园内设应急棚宿区6处,供临时搭建帐篷或活动简易房安置灾民;设应急停机坪1处,供应急救灾直升机紧急起降;建应急饮水井1眼,供应灾民饮用水;除正常使用的6处公厕外,另建暗坑式应急厕所2处,供紧急状态下使用。

此外,园内还设有应急指挥所、应急饮水点、医疗救护点、应急通信点、应急物资供应点、应急垃圾存放处、应急灭火器提供点、应急停车场、应急自行车停放区、应急发电设备、广播和监控等设施,在灾害发生时使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不仅可以为群众提供临时生活住所,也可作为救灾物资的集散地、救灾人员的驻扎地、临时医院的所在地。

同时,园内还安装应急避难场所电子示意图,由滚动展示窗和LED显示屏组成,长4米、高3米,棚宿区、饮用水、停机坪、水井、供电、物资供应、医疗救护、垃圾存放、污水排放、监控、通信等应急避难场所、设施的具体位置与使用方法,可使过往市民及避难人员对所有避难设施一目了然。 目前江苏省南京市13个区县已经建成30个应急避难所,总面积为175.6万平方米,可容纳人数60.3万人。其中有两所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一类应急避难所:一所是国防园应急避难所,另一所是尧化门避难所。

国防园避难所占地20公顷,是南京市首家应急避难所。投入330万进行了公园应急避难功能改造,改造后由应急避难指挥中心、救护中心和3处篷宿区构成,包含应急供水设施、应急供电设施、应急标识系统、应急物资储运设施、宣传教育设施等。

据南京市地震局应急救援处赵兵处长介绍,国防园应急避难所不仅可以供人们灾时避难,平时还是个“地震公园”。园内展览馆被改造成了应急避险指挥中心,作指挥调度、监控、医疗救助、物资储备用。一条新建的青石登山道,从指挥中心通向水源,那是公园后山坡新开的一口水井,挖到了地下15米深。考虑到造景,园方特地将水井做成花坛的底座。园内200个应急旱厕蹲位,全部藏在活动木椅下,一旦发生灾情,随时可以使用。3处篷宿区选在了地质结构相对坚硬稳定的山坳。按照国家的标准,每2平方米安置1个人,整个避难所可容纳6000人。此外,四周栽种了法冬青、银杏等防火能力突出的树木。为提高避难人员生活条件,还配有应急停车场、洗浴、通风设施等。按照规划,每250人设一处饮水处,实行双路供电。

“按照南京的防震要求,国防园里的房屋都满足了抗震7级的要求。”赵兵说,现在避难所的房屋属于公共房源,公园管理处日常维护管理。

尧化门避难所位于尧家路100号,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市流浪人员收容站所在的位置。据了解,整个避难所占地6.5公顷,总投资5400万元,是南京目前最大的室内避难所。旱厕、垃圾处理、储水池等生活配套一应俱全。“整个避难所分室内和室外两部分。”赵兵说。室内部分就是现在的流浪人员收容站的房子。“这些房子符合抗震需要,而且它是小开间,防震效果比大开间的房子要好。”而室外部分主要是三个大空地,面积为1万多平米。整个避难所可以容纳一万人。

“室内部分设有室内应急指挥中心、室内应急救护中心。”赵兵说,室内应急指挥中心设有摄像头,在指挥中心里可以看到避难所的各个角落。值得强调的是,该避难所里还有南京市救灾物资存储中心。“中心有两个大仓库,由南京市级财政投入1000万元建设,项目占地5067平方米,可容纳1.6万立方米救灾物质。“中心存储有帐篷、棉衣棉被、雨衣等,一旦出现灾害,可以及时满足要求。” 河北省邢台市已在市区范围内设立28个应急避难所,专门应对地震、爆炸、雨雪灾害和恐怖袭击等突发公共安全事件。

这28个应急避难所分别是:市体育馆广场、邢钢东区广场、邢钢南生活区、胜利北广场、市八中操场、市体育场、工业学校操场、机电学校操场、财贸学校操场、市六中操场、金华中学操场、达活泉公园、邢台医专操场、军需学校操场、市五中操场、市一中操场、市二十五中操场(矿务局中学)、金牛广场、仲毅公园、原师部旧址、西外环三角地、牛头山(邢煤矸石山)、天一城广场、新世纪、历史文化公园、新华影院、邢台县实验学校、开发区科技文化广场。 吉林省松原市已建好的40个避难所位置一览

扶余县:

扶余县体育场,实验小学,火车站广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操场,蔬菜批发市场,第二中学操场,中心广场。

乾安县:

乾安县采油厂空地,第二小学操场,乾安公园,实验小学操场,第一、七、八中学操场,实验中学操场。

长岭县:

长岭县第一、二、三小学操场,第一、二、三中学操场,长岭县公园,实验小学操场。

前郭县:

前郭县第一、三、五中学操场,前郭县蒙古族中学操场,第二小学操场,哈萨尔广场,民族体育场。

宁江区:

松原市实验高中操场,码头广场,宁江区四中操场,江滨公园,繁荣小区广场,油田职业大学操场,松原市行政广场,伯都讷广场,油田教师进修学校操场,中山广场。 辽河广场、植物园、希望广场、镜湖公园、楞严寺、森林公园、人民公园、火车站广场、平安广场

按照国家标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分为三类:

Ⅲ类(三类)要具备基本设施配置,能保障避难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可安置受助人员10天以内。设施配置包括:应急篷宿区设施、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设施、应急供水设施、应急供电设施、应急排污系统、应急厕所、应急垃圾储运设施、应急通道、应急标志;

Ⅱ类(二类)要具备一般设施配置,能改善避难人员生活条件,可安置受助人员10天~30天。除了要有基本设施配置,还要增加以下设施:应急消防设施、应急物资储备设施、应急指挥管理设施;

Ⅰ类(一类)要具备综合设施配置,能提高避难人员的生活条件,可安置受助人员30天以上。在基本设施、一般设施的基础上又需增加以下设施:应急停车场、应急停机坪、应急洗浴设施、应急通风设施、功能介绍设施。

扩展资料

应急避难场所是为了人们能在灾害发生后一段时期内,躲避由灾害带来的直接或间接伤害,并能保障基本生活而事先划分的带有一定功能设施的场地。

应急避难场所具有应急避难指挥中心、独立供电系统、应急直升机停机坪、应急消防措施、应急避难疏散区、应急供水等11种应急避险功能,形成了一个集通讯、电力、物流、人流、信息流等为一体的完整网络。

应急避难场所的修建,说明政府管理中一个科学、透明的灾害处理方式和城市危机管理的意识正在形成。假如发生不可避免的灾害,假如灾难来临,比如地震或火灾等,那么,这些越来越多的“应急避难所”,就将成为一个能为千万人提供生命线的避难场所,成为呵护生命的公园。

中国新闻网—西安73个应急避难场所 看看你家附近都有哪些?

百度百科—应急避难场所